第A12版:医线

​百岁老人遭遇多重病症侵袭生命垂危

15昼夜破解 “高龄救治死亡魔咒”

医生查房

晚报讯 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房颤心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当这五大“死亡关卡”同时出现在百岁老人施老汉身上时,通大附院感染性疾病科医护团队用15个日夜的极限守护,交出了一份完满的答卷。施老汉最终转危为安,已于近日顺利出院。家属感激地说:“太不容易了,家里人都以为老爷子过不了这关,衷心感谢你们的精心救治!”

不久前,施老汉因高热咳嗽一天被紧急送医,最高体温达39.7℃,入院后病情急转直下,检查发现其肺部严重感染并引发呼吸衰竭,当班医生规范应用SOFA评分,确诊脓毒症,病情迅速恶化至感染性休克,血压一度跌至73/48mmHg,同时伴有心肌损害、心功能不全,给诊治带来新的困难。

屋漏偏逢连夜雨。入院当天,患者快速房颤,最快心率达174次/分,次日血培养报阳,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即败血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彬坦言:“面对高龄患者免疫力低下、基础病多、器官功能衰退等复杂情况,医护诊疗过程如履薄冰,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丝毫差错。”

想要合理治疗,必须克服重重难关:首先,百岁老人器官功能脆弱,需关注常规药物包括抗感染药物剂量个性化方案,否则易引发、加重肝肾功能损伤;其次,休克抢救需大量补液,但患者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需平衡脓毒症液体复苏与心功能不全的诊疗矛盾;最后,当下正值流感高发季,需警惕多重感染病原,且需做好院感防控,任何交叉感染都可能让治疗功亏一篑。

张彬带领团队以“小时”为单位精细调整诊疗方案——应用脓毒症集束化、个体化治疗理念,病因筛查“精准锚定”,关注病原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目标抗感染治疗;补液速度“精确把控”,尤其是第一个24小时小心翼翼补液4600毫升;基础病合并症治疗“量体裁衣”,个性化制定心肌保护、抗心律失常、脏器功能维护方案。治疗过程中既要强力抗感染,又要避免药物副作用;既要纠正休克,又需防控心衰。每一步决策都考验着团队的专业积淀与协作默契。

专家提醒,流感高发季,老年人日常需特别注意。百岁老人的救治没有“标准答案”,每一次用药、每一项操作都要反复权衡利弊。张彬主任特别提醒:身患多种基础病的老年人感染后容易进展为重症,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日常需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室内通风,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通讯员陈静 记者李波

2025-03-06 ​百岁老人遭遇多重病症侵袭生命垂危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201139.html 1 3 15昼夜破解 “高龄救治死亡魔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