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性超过90%的南通消防救援队伍里,活跃着200多名“花木兰”,她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其中多为本科和硕士学位。她们在防火监督、火灾调查、消防宣讲等岗位贡献自己的力量。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近我市女性消防工作者,了解她们如何用知识、智慧与温情,诠释新时代女性担当,以逆行的英姿重新定义新时代“她力量”。
隐患治理的“科技先锋”:织城市防火智慧网
“新能源汽车不能随意在商场里充电哦。”昨天,正在商业综合体里开展双随机检查的防火监督科工程师张南燕向商户宣传培训省总队刚下发的《江苏省大型商业综合体电动汽车展示销售区域及充电区域防火导则》,这位拥有硕士学位的防火监督专家正在将“绣花功夫”注入城市安全脉络。
从小就崇拜军人的张南燕,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南通消防支队,她说:“从‘橄榄绿’到‘火焰蓝’,变的是颜色,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不论哪里需要我们,我们都会义无反顾。”
张南燕参与制定南通市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研发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建设监管系统V1.0。在监督检查中,小到每一个灭火器、消火栓,她都要亲自摸一摸、看一看,并深入每个重点部位问一问。
荣誉等身的她最珍视的是家中玄关处贴满消防贴纸的“家庭消防角”。两个孩子用稚嫩笔迹写下的“妈妈查火苗,我们查作业”纸条旁,摆放着“全国最美家庭”奖牌。平日里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家中的儿女只能交由她的父母照顾。但令她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非常乖巧懂事,在学校成了“消防宣传员”,带动身边的同学学习防火逃生知识。
近年来,张南燕多次被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表彰为“优秀监督员”“优秀党员”,被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表彰为“全省最美退役军人”,被国家消防救援局表彰为“巾帼建功标兵”,她的家庭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火调现场的“数据侦探”:让废墟开口说真相
作为一名火灾调查员,许婕多次重返火场,只为让废墟“开口说话”,用法律和事实证言。
“每一处碳化痕迹都是无声的证词,每一条电气线路都是破案的关键。”许婕剥离火灾真相。这位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的火调工程师,童年时听着消防队训练号声长大,如今已成长为南通消防火灾调查领域的“福尔摩斯”。
“女性天生的细腻和细致的观察力可以在火灾现场发现更多的痕迹,判断火灾性质及原因,共情能力能让我们在面对火灾当事人时沟通协调能力更突出。”许婕告诉记者,当前,火调工作中物联网技术给了很大的帮助,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火灾发生后都有迹可循,火灾不再是销毁证据的手段,尤其是在厂房等先进生产设备中发生的火灾,发生、发展、蔓延的每一步都清晰明了。
作为“双消防员家庭”的一员,曾经10年与丈夫聚少离多。在队兢兢业业、冲锋在前,在家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夫妻二人的相互鼓励让所有的疲惫和劳累都瞬间化作了理解和温暖。“我从不后悔穿上这身‘火焰蓝’制服。”许婕说,“因为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生活上,许婕也是一名爱美的女生,她喜欢插花、瑜伽,喜欢一切美好轻松的事物。但是工作上,她就立刻转换身份全情投入。
安全教育的“心灵导师”:把知识种进千万家
“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泼,这个实验道具送给勇敢举手的小朋友!”在海安市实验小学,冯亚娟正用自制的“厨房火灾模拟箱”开展互动教学。这位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消防宣传员开创了“情景疗愈式”宣教模式,将逃生技能融入心理疏导。
世人眼中,英勇冲进火海的“逆行者”最帅,但容易忽略那些“幕后”工作者,消防文员就是默默奋战在特殊“战场”的人群。在南通消防救援队伍中,活跃着一支消防宣传报道队伍,冯亚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自2000年8月入队成为一名消防文员,海安市消防救援大队妇联主席冯亚娟始终以钻研精神和务实作风扎根消防一线。她兼任宣传讲师时,针对不同群体灵活调整授课方式,累计开展培训近千场次,惠及数万群众。
10年深耕消防宣传,她打造的“三维课堂”覆盖全年龄段:针对学龄儿童动画模拟加游戏,为银发群体定制方言版防火顺口溜,给企业安全员设计自查隐患工具书。在田庄小学,她设立的“消防爱心驿站”不仅是安全教育基地,更为留守儿童送去2000余册图书和持续8年的助学帮扶。
从窗口文员到“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冯亚娟的办公桌牌上贴着她手写的格言:“每场培训都是生命的播种”。这位荣获“全省巾帼标兵”的宣传骨干正带领“海安巾帼志愿服务队”走街串巷,用脚步丈量出覆盖全市的消防安全宣传网络。 本报记者蒋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