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5日至7日,我市启动今年首条海洋产业引才专线,赴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等高校精准对接,吸引3000余名学子应聘,现场收取简历1322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08人,3名硕士现场签约。
中天科技海缆、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等21家行业龙头企业,靶向投放船舶工程、海洋能源装备等领域岗位300多个,平均年薪超12万元,最高年薪达30万元。
中天海缆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后特岗引发关注,“南通企业的科研投入比肩一线城市,叠加享受政府30万元专项补贴,这样的双核驱动令人心动。”签约中天的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尹同学说,班上好几个同学都对中天感兴趣。哈工大博士陆同学则与启东中远在现场就达成初步意向,“企业科研条件不错,政府还提供每个月3000元的生活津贴,30万元的购房补贴。”
“我们不仅带来了南通人才新政4.0与就业见习政策汇编,还带来了精选的102家见习基地的4985个优质见习岗位,大家可以扫码查看。”市人社局专设的人才专柜前,政策专员“卖力吆喝”。中天科技集团的人事经理也向在场的同学们分享着见习政策,“见习期间发放补贴4000元,3个月经考察留用后,还可以享受政府每个月1000元的综合补贴,最多可以拿5年。”中天集团去年招募了300多名见习生,留用超过200人;今年启动了优秀见习生培养计划,计划招募500名见习生,目前已有100多人上岗。
今年,市人社部门共设计12条海洋引才专线,后期将陆续走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涉海特色专业高校,拓展海洋产业人才招引活动内涵,为南通向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通讯员 关龙 记者 何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