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元的康复资助金收到了,感谢你们对孩子的关心,慈善如春风,给我们带来了温暖……”5日,接到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的项目回访电话,家住崇川区的君君(化名)妈妈感激地说。
君君上幼儿园大班,5岁时被确诊为孤独症。为了抓住康复的黄金期,君君妈妈辞去工作,每天带她到儿童教育培训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君君爸爸一人肩上。为了支撑家庭开销和君君的康复费用,他每天早出晚归,努力工作。幸运的是,市慈善总会“善启未来”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将她纳为受助对象,每年给予1200元的慈善救助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经过这两年的康复训练,君君的进步很大,以前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安心地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讲课,现在能安静地听完一整节课,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儿童更应受到呵护与关爱。自2018年开始,市慈善总会(捐助中心)党支部与市残联以党建为引领,结对共建,联合实施“善启未来”0~6周岁残疾儿童康复项目,为普通残疾儿童家庭提供每户每年1200元、困难残疾儿童家庭每户每年2200元的康复训练慈善补贴。
“感谢市慈善总会的帮助,这份资助金对我们来说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舞,我们一定会带小艺(化名)坚持做康复……”项目回访中,家住南通开发区的小艺妈妈激动地说。小艺出生时就被确诊为听力残疾,一岁半时植入人工耳蜗开始康复训练。为了小艺能够康复,妈妈辞去工作,每天陪伴他进行语言训练、听力练习和各种康复,爸爸则一人扛起了家庭重担。从2022年开始,每年的慈善康复补助让一家人备感温暖。“小艺康复训练四五年了,现在已能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小艺的妈妈说,虽然现在还不能像其他小孩那样交流,但小艺的进步,大家都看在眼里。“感谢好心人对孩子和我们家庭的关心。”
“0~6周岁是孩子抢救性康复的黄金期,我们鼓励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善启未来”慈善项目实施7年来,累计发放资助款115.27万元,惠及1378人(次)残疾儿童,有效缓解了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助力孩子早日康复、快乐成长。项目帮扶对象包括孤独症、发育迟缓、视力障碍、肢体残疾、脑瘫、听力残疾等孩子,欢迎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家庭申请,也希望更多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关心、关注残疾儿童,支持项目发展。
本报记者张亮 本报通讯员朱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