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才能享受生活。”他关心村里的发展,筹备每月的“理论自习室”活动,关爱患病的老伴……他就是通州区先锋街道三圩头村86岁的马国凤。
2000年8月,马国凤办理好退休手续,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调整心态,适应退休后的学习、生活?他对自己提出了三点要求,即:自己是一名党员,不忘初心使命,要为村里和乡亲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自己曾经是一名教师,要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自己是长辈,家中四代同堂,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子孙做个好榜样。
村里的“理论自习室”,其实就是一群志趣相同的老年人聚集在马国凤家中谈天说地,大家特别关注的话题大多围绕街道和村的各方面发展以及一些民生实事工程。每月的15日、30日是自习室活动的日子。为了让每次的理论学习和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马国凤不但精心策划、早早准备,还每次都提前将活动方案分享到“理论自习室”微信群里。此外,他还细心地用电话通知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马国凤说,自己是一名党员,目前身体还不错,将村里的老年人组织起来,对村里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样的老年生活丰富多彩有意义。
2016年年初,马国凤73岁的妻子记忆力开始减退,出现了明显的老年痴呆症状。马国凤决定谢绝一切需要外出的活动和交往,照顾好妻子。从那以后,从早晨的晨练到晚上的散步,他总是带着妻子。一日三餐,马国凤也是想各种办法为妻子增加营养。妻子患病初期,马国凤还带着她到北京等地旅游,然而妻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慢慢也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于是,从喂饭菜到清洗大小便弄脏的衣服,老马像照顾小孩一样,耐心细致地照顾妻子,直到含泪送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