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优质的消费环境,更多元的消费体验,能够更有效地激发消费活力。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11日下午,市消费者协会开展消费维权体验行活动,组织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消费者代表实地观摩,了解“通‘消’无忧 满意消费”服务品牌建设中的创新实践。
走进通州区二甲镇上的曹裕兴染坊,染制好的蓝印花布在门外悬挂晾晒,随风舞动蓝白之美。几名工匠各司其职进行着刻板、刮浆、染色等工序。“刮浆这道工序的质量决定了染色后成品花纹的清晰程度……”在染坊第五代传承人江荣的带领下,大家对这项非遗的历史和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琳琅满目的蓝印花布产品展台上,一款憨态可掬的布偶抓住了众人眼球。这是去年在江苏特色伴手礼评测中摘得江苏特色好礼奖的产品,名为“七色龙宝”,用手工染制出的7种色阶蓝印花布设计制作,通过蓝白色的深浅变化塑造出立体感。“蓝印花布不是一般消费品,其具有文化属性。”江荣介绍,近年来,染坊在个性化产品的打造上花了不少力气,与知名连锁酒店开发了联名产品,并在南京博物院、苏通大桥服务区等处设置专柜,面向更广的消费群体推广品牌。
手作体验也是曹裕兴染坊的一大特色。活动中,江荣手把手教学,带大家体验了一回蓝染制作。看着自己亲手染出来的方巾,消费者代表杨小嫚小有成就感:“非遗与手作体验结合,既有趣又有文化底蕴,相信这样的特色服务会让更多人愿意来南通旅游消费!”十几年来,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曹裕兴染坊开展了丰富的参观体验活动。“只有对这项非遗技艺了解了、感兴趣了,才会有更多人愿意来消费。”江荣介绍,目前,染坊正积极打造省级消费教育体验站,通过“非遗+消费”提升消费质态。
体验行第二站来到通州文峰大世界。在商场二楼的消费维权服务站里,一场退货纠纷的模拟处置正在进行中。“这双鞋子没有穿过,而且消费者第一次协商的时候就放在专柜没拿回去,不影响二次销售。你们是不是可以再跟供应商沟通一下……”通过视频连线,通州区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人员远程组织消费者与商场、品牌柜台达成了调解。今年年初,通州文峰大世界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及时受理投诉,并将广场系统与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视频调解系统对接,方便及时快捷进行各类消费纠纷调解。服务站自设立以来已成功调解消费纠纷48起。通州区市场监管局监管科科长管泳宇介绍,为让消费者退货无忧,通州区还设立了17个线下无理由退货服务站,“无理由退货”机制已在全区2000多家商家中推广。
一路走一路看,大家对“通‘消’无忧 满意消费”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谈及非遗工坊的体验式消费、维权站的快速响应机制,市人大代表高友林认为,这些创新举措既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也为提振消费信心注入新动能。“期待进一步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将消费维权与文旅、商业规划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让南通成为‘近悦远来’的消费目的地。”市人大代表王刚说。
本报记者王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