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开始,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陆续举办。对于广大跑友来说,如何保证自己安全顺利、酣畅淋漓地完成一场比赛呢?需要至少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身体健康。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长时间、大强度的极限运动,对跑友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心肌炎)、糖尿病、感冒发热等,不得参加比赛。因此,建议跑友每年至少一次到医院进行常规体检。此外,在赛前一周,不饮酒熬夜,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是体重要轻。要想跑出一个好成绩,体重必须减轻。国际上男子精英选手身高在170厘米上下,体重只有56~58公斤。如果体重超重,不仅能量消耗增大、身体负担加重,还加大了对膝、足踝的压力,容易引发运动损伤。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跑友应严格控制日常热量摄入,杜绝夜宵、零食、外卖、油炸食品等。
三是长期训练。马拉松对心肺功能、心肺耐力的要求极高,普通人未经过一两年科学的训练即贸然参赛,往往是中途报“废”。不是小腿抽筋就是头晕呕吐,或者肌肉、关节受伤。有人认为半程马拉松相比全程马拉松,距离只有一半,难度必然减半,跑起来轻松。这种“难度打折”甚至“半马怡情”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市体育科学学会汤剑文
跑步姿势有5个秘诀
想象头顶有个鸡蛋,不要让它掉下来(跑步的时候眼睛要目视前方);
想象肚子被人打一拳(上腹部的区域收紧);
想象你是一个西部牛仔将要拔枪的样子(手腕在摆臂的时候尽可能贴近腰);
把重心踩在脚下(注意落地点不要离重心太远)。
错误的跑姿是“坐着跑”。“坐着跑”有很多危害:触地时间增加,因而增加膝盖和脚踝的压力;身体重心上下移动,跑得又慢又累;步幅过大、步频降低容易引起足底筋膜炎。
可以说,经常运动对健康有益,包括能降低50%的心肌梗死风险,但当身体向你发出警告时,如:胸闷、呼吸困难、肌肉关节剧烈疼痛,应注意是否应该停止运动。总体来说,参加马拉松比赛之前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学习相应的知识,进行专门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