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南通新闻

眼下,草莓和蓝莓的大幅降价让市民纷纷“出手”——

价格亲民,“双莓”自由来了

不少市民发现,眼下草莓和蓝莓价格大幅下降,以前一些“高高在上”的品种,单价从春节前的20元甚至25元一斤回归到几元钱一斤,价格可谓大跳水。13日,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卖草莓了,卖草莓了!先尝后买,一盆9元,两盆15元!”这两天,在通城的一些大街小巷,流动摊贩们打出了草莓的“甩卖价”,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选购。这些路边兜售的草莓,规格大都为中等,一盆重量在两斤左右,装草莓的带孔小塑料红盆也有一定的分量。

13日中午,在中南世纪城附近的一个路口,记者从一摊贩手中购买了一盆草莓,当场撕开包装尝了一颗,这看起来红艳艳很是新鲜的草莓水分很足,但甜度不高,甚至有些微酸。“这个价格能吃到这个规格的草莓,放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事。”摊贩告诉记者。

确实,眼下种植户们拉着一车一车的草莓四处“大甩卖”。春节前,一斤草莓可以卖到20元至25元,果型最大的甚至可以卖到每斤30元。但开春以来,种植户手中的草莓销售价格纷纷出现“高台跳水”。在一些商超和农贸市场的水果区,草莓的价格同样回落。记者在市区多家水果店现场探访时看到,这些店打出的招牌几乎都是“红颜草莓9.9元一盆”,两盆起购则低至18元、15元不等,甚至还有更低。

无独有偶。有市民发现,曾卖到百元一斤的蓝莓如今也悄然降价了。记者在多家商超现场探访中看到,一些产地为云南、重量125克一盒的蓝莓价格在20元上下,比春节期间便宜了10元左右;另一种出自秘鲁、125克一盒的蓝莓价格在15元上下,比春节前便宜了40元左右。

不赚反亏,种植户说端详

“双莓自由”难道不再是梦?曾经“轻奢”的草莓、蓝莓等“价格烫手”的水果难道比奶茶还便宜?

经过都市农业园工作人员吴嘉奇推荐,13日下午,记者赶到草莓种植户凃中奇在崇川区承包的“五星草莓园”现场了解详情。今年41岁的凃中奇是常州溧阳人,大学毕业后来到南通创业并落户,成了“新南通人”。

“说实话,今年我种植的12亩‘红颜’草莓能保住成本就不错了,不敢奢望赚钱了。”站在种植草莓的塑料大棚内,凃中奇掐着手指头对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大棚的用料,到种苗、农药、化肥,再到人工、地租等,一年仅固定投资和成本投入就需要10多万元;草莓的生长周期通常为当年8月至次年4月,一亩地需要6000多株种苗。今年上市的草莓也就基本上在春节较短的时间内卖了一些好价钱,当时1斤草莓的批发价达到30元左右;现在20克左右规格的较大草莓批发价为每斤七八元,小的批发价只有每斤两三元,价格悬殊太大了。”

凃中奇的话,在记者采访另外几名草莓种植户时先后得到了证实。他们表示,从目前的行情来看,大部分草莓种植户今年普遍不赚反亏。

“开春以来的草莓价格‘断崖式’下跌,是由暖冬天气、市场供求等多种不利因素造成的结果。”凃中奇说。

专家点拨,巧管理赚大钱

现场探访中,多家商超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今年草莓、蓝莓等水果价格的大幅下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此前遭遇了“暖冬”。数据表明,去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4℃,造成草莓、蓝莓等水果的成熟期提前。原本1月起才陆续上市的本地草莓,今年上市的时间要早半个月左右。气候因素不仅使大量草莓等水果提前迎来低价期,同时也延长了市民的“舌尖盛宴”享受期。据盒马店一名工作人员判断,今年市民享受低价水果的时间可能将延长至5月中旬。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过度种植也加剧了供需关系失衡。江苏农科院权威数据显示,仅长三角地区草莓日均上市量就达到8000吨,差不多每天可给长三角地区每人发20颗草莓,如此大的供给量显然超出市场消化能力。

低价带来的无疑是种植户利润降低。对此,专家有何见解呢?

“我市草莓种植面积近4万亩,常规种植的有五六个品种,以往亩效益较为可观。去年8月至9月是草莓苗移栽的关键时期,持续高温导致苗弱,影响后期生长。往年一亩草莓可赚一两万元,今年行情不好,不少草莓种植主体不赚反亏。”13日下午,市园艺蚕桑指导站工作人员在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也有在草莓生产经营中取得成功的,譬如如皋市石庄镇一家名为‘乡野一顷’的种植园,几个大学生合伙种植优质早熟品种草莓,环境控制、肥水管理得当,控制草莓在元旦和春节期间集中上市,同时利用良好的销售渠道卖出高价,实现了丰厚的回报。这一点,值得广大草莓种植户借鉴学习。” 本报记者周朝晖

2025-03-15 不少市民发现,眼下草莓和蓝莓价格大幅下降,以前一些“高高在上”的品种,单价从春节前的20元甚至25元一斤回归到几元钱一斤,价格可谓大跳水。13日,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眼下,草莓和蓝莓的大幅降价让市民纷纷“出手”——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201917.html 1 3 价格亲民,“双莓”自由来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