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杨华
2025年3月5日,接到南通好友信息,顿觉天旋。然后赶紧查看微信,确认挚友陈舰平3月4日突发脑溢血,已于当日下午病故,一时悲从中来,静坐无言,往事历历浮现。
我与舰平兄30多年前相识,那时我刚到通州实验小学(当时还是南通县实验小学)工作。有一天,小平兄来金沙,约我和他的几位文友、诗友一叙,座中就有舰平兄,我们由此订交。
其时,舰平兄诗名远扬,正转写武侠小说,后来有《陈天下武侠作品首选集》(16册)问世,我帮其校对过部分文字。他创办“新感觉”文化书店(请冰心老人题写的店名)后,我经常光顾,并和其夫人相识,可惜后来舰平离异,且无子女。
2002年,我到南京读研,一度和舰平兄联系不畅。听闻他放弃书店经营,并离开通州。2003年“非典”期间,他曾经在南大学生宿舍“借”住过一段时间,可惜我们同在一个校园,却未能谋面。
我研究生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到了南京市级机关,一晃过去20年。其间,舰平兄往返北京、南京、上海和家乡海晏四地,一直写作不辍。辞世前因老母年迈,较多时间在老家奉养,以网上发文谋生。
在通州时,我请舰平兄为我撰写过嵌名联,他挥毫立就:
潘岳柳杨风华茂,季鹰菰莼行谊伟。
上联写西晋文学家、政治家潘安(本名潘岳,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古代四大美男子之首),下联写西晋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对联暗嵌我和我夫人(季伟)的全名,而不露痕迹,令人拜服。
舰平记录了当时撰联的情景:
时维丁丑嘉平之月十又三日,吾友潘君杨华偕夫人季伟女士过访,共话艺事诗文,互为发挥。余戏拈西晋人物事迹,作嵌名之联,虽平仄未叶,姑取其情趣耳。谨记数语于兰庐青灯下,时田震之歌方悠扬悦耳矣。
从中可知,那是1997年(丁丑)年末(农历十二月称“嘉平”)之事,虽多次搬家辗转,但该联我至今悬挂、收藏。
我到南京后,曾几次索文于舰平。一次,我孩子参加的南京闪电骑士骑行队(国内最大规模公益亲子骑行组织,先后骑行新疆、青海、云南、台湾等地,2024年历时23天骑行川藏线2200公里,参加的最小队员仅10岁)带队单群老师婚庆,骑友相聚祝贺,“秀才人情纸半张”,我再次想到嵌名诗。
发出求助信息后,舰平兄不愧为江东才子,倚马可待,很快七步成诗:
单衣试酒春正好,群芳吐艳姿偏娇。赵王骑射书汗简,庆龄国母树风标。玲琅车畅千里远,夫妇人和百年高。妻贤室雅众称羡,美满姻缘金婚兆。
诗句首字嵌“单群赵庆玲夫妻美”,内容暗合单老师多年义务带队骑行的感人事迹,和夫人赵庆玲老师幕后长期默默地支持奉献。婚庆当天展示后,来宾齐声赞叹,气氛一时掀起高潮,单老师更是情不自禁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2021年中秋节我回通,专程看望舰平,在其海晏农家小院畅谈诗文书画教育艺事。后来驾车带上他老母亲,一起到通州湾凭栏观海,并享用海鲜,恍在昨日。
第二天,舰平兄发来《自度曲·辛丑中秋咏月》:
海角月升,天涯风静,年年又到此时。蟾光桂影人间望,古今同一痴。踏影梅枝瘦,入眼东篱疏,黄花憔悴相思。仰望里、眼角腮边,清流引玉箸,欲零还住。
少年说剑,中岁壮游,老来且种东家树。平戎策笔搁,千金赋懒著。呼邻父鸡黍白酒,梦周公、鼻息如雷。稼圃学樊迟。亦着彩衣娱高堂,未妨涂鸦耽木狐。呕血谱,孤臣孽子,一局烂柯,说甚豪情雄志?
舰平为人颇富豪情,也有抱负,但时代变幻,纯文学衰落,壮志难酬,平常蜗居海晏,走动的文友不多,所以读其文字倍感孤寂。
前年,我为了出版自己的艺术鉴赏读物,曾请其参谋合适的书名。2023年8月,我的两本书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千里江山:山水画里的中国》《瑞鹤繁花:花鸟画中的世界》),舰平兄来电为我高兴。
同年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以动画片形式表现李白及高适、王维、白居易、杜甫、贺知章、张旭等一众唐朝文人轶事,我联想到舰平兄酝酿已久的长篇小说《李白》,微信询问过他,但估计该作未能顺产。
2024年8月,惊闻黎化老师去世,我曾告舰平兄,他也痛悼天不假寿,否则黎化老师会留下更多力作佳构。如今他们两人先后归隐道山,特别是舰平更加年轻(63岁),思之不胜悲恸。
舰平是难得的性情中人,忠诚厚道,兴趣广泛、才华横溢,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创作,社会学、国学研究、文化批评、教育、政论都有涉猎,表现不凡,亦擅书法。其诗剑走天涯,飘零大半生,家中无长物,唯数架图书。
年少时舰平曾从北麓攀爬狼山,登顶之际失手坠落,遥遥近百米,幸大树承接,又翻落草坪,竟毫发无损,叹为奇迹。舰平具谪仙之才情,经诗圣之颠沛,本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惜天妒英才,其凄苦一生,并无“后福”兑现。
如今我失去挚友,再也不能请益问教,为之泫然。惟愿天堂也有文坛,舰平兄能展其抱负,西去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