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丁家怡来到产科病房看望产妇和宝宝。她热切地询问着产妇刘女士和宝宝的身体状况。小小的身体安静地躺在婴儿床内,看上去和其他刚出生的婴儿无异。他的出生,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专家团队一路保驾护航。
刘女士告诉我们,出生时,宝宝体重3250克、身长50厘米,十分健康。“感谢丁主任,感谢生殖医学中心专家团队,让我圆了母亲梦。”看到丁主任来看望自己,刘女士很激动。
2016年,刘女士和老公结婚。婚后夫妻两人没有立刻要孩子,选择先过二人世界。几年后,两人才有了孕育新生命的打算。无奈天不遂人愿,两人3次自然受孕均以流产告终。其中一次流产发现胎儿存在染色体缺失。
2024年年初,市妇幼保健院获批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成为苏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可以同时开展人工授精和第一、第二、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医疗机构。此时,已经身心俱疲的小夫妻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们当即来到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人称“送子观音”的丁家怡接诊了这对小夫妻。
面对夫妇俩复杂的生育情况和遗传病史,生殖与遗传中心团队成员进行了多学科严谨的讨论和评估,最终制定了第三代试管婴儿治疗方案。
医生首先采用PGT技术对胚胎进行遗传学筛查,选择健康胚胎进行移植。其次,孕期给予相应的抗免疫保胎治疗,从促排卵到取卵的细致操作,再到受精的奇迹瞬间,每一步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智慧与爱心。胚胎培养、胚胎活检、PGT精准检测,直至最终的胚胎移植,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严格把控,确保了这段生命之旅的顺利与安全。后续的每一次产检、羊水穿刺的谨慎操作,直至分娩的那一刻,在产前诊断中心和产科团队的精心护航下,这个试管宝宝一路绿灯,顺利通过了每一个关卡。
如今,一个健康的小生命终于降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与希望。
三代试管婴儿技术
并非简单“更新换代”
试管婴儿的一、二、三代,并不是简单的升级版关系。丁家怡介绍,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是精卵自然结合,主要适用于女性因素导致不孕的状况,如输卵管阻塞、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还有男性的轻度少弱精子症,以及不明原因不孕;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了精卵结合可能出现的障碍;第三代试管婴儿与第一代、第二代的主要区别是多了一道基因筛查工序,它的学术名称是胚胎植入前诊断,英文简称PGT。顾名思义,它在试管婴儿中加入了新的诊断步骤,也就是对胚胎的染色体或基因进行筛查,只有合格的胚胎才被移植,不合格胚胎将被淘汰。
作为生殖医学中心实验室主任,金华承担着胚胎“质检员”的重任,同事们常打趣他“十指芊芊”,只因他的工作精细程度超乎想象。在进行胚胎检测时,他需从胚胎外围精准提取5—10个滋养层细胞,这一操作难度极高,其精细程度远超在发丝上绣花。提取后的细胞将被送至分子实验室,经过单细胞扩增、构建文库、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专家团队讨论等一系列复杂且严谨的步骤,最终判断该胚胎是否具备移植条件。
生殖中心的专家们形象地将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比作孵化小鸡:先提取部分鸡蛋壳上的物质进行基因检测,确认这是一枚健康鸡蛋后,才进行后续孵化。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出生缺陷防控的关口成功前移至胚胎时期,可显著降低流产率与出生缺陷率。据丁家怡介绍,诸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症、多囊肾等大众熟知的先天性疾病,均可借助PGT技术有效预防。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她还留意到南通地区先天性耳聋与苯丙酮尿症患者数量相对较多,而PGT技术的应用恰似一道坚固的防护墙,有力阻断这些家庭诞生出先天性疾病的婴儿。
技术突破带来希望
助力更多家庭圆梦
刘女士无疑是幸运的,一次取卵便获得17颗卵子,且其中3个胚胎都成功通过基因检测。但在临床上,不少女性面临取卵数量少、无有效胚胎的困境。
今年42岁的周女士在上海的医院做了两次试管婴儿,均以失败告终。两地的奔波、人生地不熟的不适感、对孩子的渴望、失败的无力,还有不断的金钱投入让她身心俱疲、几近崩溃。原本已经在放弃边缘的她知道市妇幼保健院也能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后,便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丁家怡的门诊。所幸,这次终于有一个胚胎成功通过所有“关卡”。目前,周女士正在等待移植。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PGT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苏中地区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更让众多深陷生育困境的患者免去长途奔波之苦,重新燃起健康生育的希望之火。据悉,自 2024年以来,医院已为40多对夫妻成功实施PGT技术,临床妊娠率高达83.3%,这一成绩彰显了医院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卓越实力与专业水平,也预示着将有更多家庭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迎来属于自己的健康宝宝,开启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本报记者朱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