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对阅读的热爱,谷清平回忆起她痴迷看书的童年时光,在浩瀚书海中,她尤其喜欢看历史故事,经常抱着书就睡着了,梦里还在畅游历史。当时小小的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跑”进书里,亲身经历每一个故事。阅读伴随着谷清平的成长,直到今天,她仍会随身携带一本书,随时随地阅读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成为母亲后,她希望将自己对阅读历史的兴趣传给女儿。当她把自己最爱的历史读物放到女儿桌上,想与她一同分享阅读的喜悦时,女儿却以“不有趣”拒绝了它们。于是,谷清平萌生了写一本让孩子有代入感、有共鸣的历史故事书的想法。
为了实现小时候“跑”进书里的梦想,谷清平创造了能“跑”进书里的角色,替她圆梦。在她笔下,主角汤小团在一次意外中掉进了书里,卷入时空漩涡,穿越到了涵盖东周至明清七大历史时期的奇幻世界,在秦始皇陵破解青铜密码、大运河畔见证漕运兴衰、敦煌莫高窟里守护文明火种……谷清平用汤小团的每次冒险,带领读者“跑”进书里,沉浸式体验历史事件,以第一视角与历史人物对话。
女儿“催更”是创作的最大动力
从初入东周列国时面对生死考验的怯懦退缩,到在隋唐大运河畔独自破解水文密码的沉稳果敢,谷清平笔下的汤小团在一次次冒险中寻找着成长的密钥。“汤小团的冒险之旅本质上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成人礼。”谷清平希望用这样一本历史读物呈现人类的美好特质,陪伴并鼓励孩子在真善美中成长。
写都市言情小说,担任编剧,再转型到儿童文学作家,走过不同的人生阶段,谷清平的创作路径也在不断转变。在“汤小团”系列之前,《钱多多嫁人记》《我的经济适用男》等小说是谷清平广为人知的畅销作品。彼时,写畅销书能比儿童文学带来更多名利,身边的很多朋友都不理解她的决定。但她始终认为,让孩子爱上历史、爱上阅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于是她一头扎进“汤小团”的世界,写得乐此不疲。
为了创作“汤小团”,谷清平将整个中国通史重新研读了一番,边读边做摘抄,光是读书笔记就有10万多字,最多的一年看了100多部书籍史料。“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是巨人的肩膀,给了我无穷无尽的灵感来源。因为创作‘汤小团’,我第一次系统地研读了中国历史,得到了很大的自我提升。”
中国历史厚重博大,从中精选出适合孩子们阅读、能让孩子们爱读的故事,谷清平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汤小团”系列共7卷56册,每卷都有50万字左右,前期做的纲要就有几万字。“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我选材的重点,我还会挑选能够与孩子产生共鸣的故事,例如我写秦始皇小时候在赵国做人质的经历,以同龄人的角色让孩子产生代入感。”
“妈妈,今天你写到哪儿啦?”每天放学回家,谷清平女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她当天写的故事。她们一起探讨情节的合理性,女儿每天“催更”成为谷清平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她坦言,没有女儿,很多事她也许不会去尝试。从2013年开始写第一本《汤小团-东周列国卷1》,到2020年完成全系列的写作,谷清平用7年时间创造了汤小团的奇幻世界,也用不断长大的“汤小团”一路陪伴着女儿成长。
不会让AI剥夺自己写作的乐趣
从一个爱读历史的小女孩,到一个爱写历史故事的作家妈妈,随着谷清平人生阅历的增加,她越来越发现,人生经历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经验与答案。“历史读到最后,你会发现最终它会上升到哲学,能引发很多思考。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人生指引方向、保驾护航。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历史是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为什么阅读对孩子至关重要?谷清平认为,如果一个孩子能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他会在一生的时间里越来越走在其他人的前头,“可能每一步都是快一点点,步子迈得大一点点,但他最终一定能比别人站得更高、走得更远,看到更多风景”。
谷清平小时候经常会在楼下遇到一位90多岁的老爷爷,他捧着一本黄黄旧旧的《三国演义》,安静地看书、晒太阳。这一幕场景深深地印在谷清平的记忆里,至今回忆起来仍深受感动,“阅读伴随着人的一生,甚至当你老了,书也能一直陪伴自己”。
当被问到如何面对AI给写作带来的变革时,谷清平的回答很坚定:“我不会让AI剥夺我写作的乐趣。‘博闻强识’中,AI只做到了‘博’,但它不能思考,不能创作,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对她来说,写作是种享受,“我想要表达、喜欢写作,在写作中感受到喜悦是种本能,我将继续在自己的热爱中创作下去。”
本报见习记者邢知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