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云
我对幼年时读过德国明希豪森男爵的探险故事,记忆犹新。此书早在1913年即由笑匠徐傅霖(即徐卓呆)编译过《法螺君》小册子。翻阅女翻译家王汶据苏联儿童文学出版社1955年的版本译出《吹牛大王历险记》(天津通俗出版社1956年),第一章中“拉着头发救了出来”一节:
有一天,我为了逃脱土耳其人的追赶,想骑马跳过一片沼地。但是马没能跳上岸去,“拍几”一声,我连人带马一起掉进稀泥里了。我们一掉下去,就开始往下沉。那可没救了!
沼地很快地把我们往里吸。我的马的身子已经完全陷进臭烘烘的烂泥里了。现在我的头也开始往沼地里沉了,只剩下我的假发上的小辫儿翘在外面。怎么办呢?要不是我的手有惊人的力气,那我们早就没命啦。我是一个出众的大力士。所以当时我就一把揪住这根小辫儿,拼命地往上一拉,于是就毫不困难地把我自己从烂泥里拔了出来,我的两条腿像夹子似的紧紧地夹着马,所以把马也一块儿拔了出来。是的,我把我自己和我的马一起拔到空中去了。
揪辫子使自己摆脱泥潭的举措,启发了德国法学家阿尔伯特,他将通过宗教信条、政治意识形态或其他方式的“教义”来结束论证的链条,称之为“明希豪森的三重困境”。但其实这种违背物理定律的可笑情节,与武侠小说里经常出现的左脚踩右脚令身体腾飞跃起的描写有相类之处。
例如常杰淼《雍正剑侠图》第八回里的“燕子三抄水”:
英雄童海川,一长腰,“唰”地一下,侯老侠一把没抓住,海川纵身出去二丈六七。身子刚要往下落,右脚面一挺,左脚尖儿一顶右脚尖儿,左肩往上挑,右肩往下沉,“噌”地一下,出去一丈五六,然后左脚尖一挺,右脚尖儿一点,右肩上挑,左肩一沉,“哧”地一下,又是一丈多。这叫燕子三抄水。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第八回里的“燕子飞云纵”:
周淳见来势凶猛,不敢用剑去拦,将脚一点身子纵起有七八尺高上。毛太见了大喜,趁周淳身子悬起尚未落地之时,将禅杖一挥,照周淳脚上扫去。周淳早已料到他必有此一举,更不怠慢,毛太禅杖未到时,将右脚站在左脚面上借势一用力,不但不往下落,反向上蹿高数尺。这是轻身法中的蜻蜓点水、燕子飞云纵的功夫,乃周淳平生的绝技。
还有古龙陆小凤传奇系列之五《幽灵山庄》第十四章“风流舅舅”里的“梯云纵”:
陆小凤更吃惊,脚尖点地,身子立刻蹿起。大殿上的横梁离地十丈。没有人能一掠十丈。他身子蹿起,左足足尖在右足足背上一点,竟施展出武林中久已绝传的“梯云纵”绝顶轻功。他居然掠上了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