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化周刊

禾金其人其译(一)

◎田子方

在近现代文坛之上,曾经活跃着一位叫“禾金”的诗人兼译者,陈子善说,“禾金,不知是否真名,因为确有禾姓。但如是笔名,倒有点别致”。如果说姓是姓而名是名的话,真名倒是真名,只不过不姓禾,却是姓许。

1950年,许禾金在文化部艺术局下设的编审处工作,参与《苏联文学丛书》编印。因文化部有意成立人民文学出版社,“将编审处的人员全数调至出版社”,其中就有许禾金及黄肃秋、文怀沙、谢素台等。同年10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邀请上海世界语协会六名会员作世界语广播演讲,许禾金也去了,可见他在世界语方面自有造诣,难怪此前有人请他作世界语老师。

1950年7月9日,是无名氏(即卜乃夫)与赵无华(即赵无极胞妹)“相聚整整两个月”的纪念日,两人“从我的小说谈到她的世界语老师兼友人许禾金”,赵无华对无名氏说,“我二叔提到他译的斯坦贝克的书,他却译成《前进的列车》,说应该译为《抛锚的客车》。他连书名都译错了,这本书怎么会译得好呢”。《前进的列车》又作《前进的客车》(The Wayward Bus),“J.史坦倍克著,禾金译”,1948年4月,潮锋出版社出版。赵无华之“二叔”即赵宋庆,精通外文,早年与席涤尘合译高尔斯华绥《鸽与轻梦》,独译《鲁拜集》,作为译界前辈,赵宋庆所说或不无道理。

“一个半月前,我见她写给许的一封信。后来,丽云和李嫣告诉我,她已经订婚了。我信以为真,当时大受刺激”,此刻,赵无华对无名氏说,“我真和许禾金订过婚了”,而无名氏“脸色突然大变”,她才“登时做了个鬼脸,大笑起来”,原来是在拿老师开玩笑而已,并非事实,她继而又微笑着说,“许禾金脸上有一个瘤”。1999年,李伟为无名氏作传,对此有所演绎,说是“无名氏一下明白了,她这番话的潜台词无疑是许禾金既无貌又无才”。

2025-03-19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202324.html 1 3 禾金其人其译(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