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全
2020年,我55岁,那一年我做了一件让自己倍感自豪的事情——1月22日,我走进了南通市南大街献血屋,第一次献出了人生中的400毫升血液。
从那天起,我便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年上、下半年各献血一次,坚持到60岁。五年来,无论寒冬酷暑,我都风雨无阻地坚持着。每一次献血,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都是一次爱心的传递。
2025年,我60岁了,按照规定,我将不能再继续献血。生日到来之前,3月11日上午,我在妻子的陪伴下,再一次走进了熟悉的南大街献血屋。这一次,我的心情格外复杂,既有对过往五年献血经历的回忆和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当针头再次扎进我的血管,我仿佛看到了五年来无数个像我一样的献血者,他们默默无闻,却用热血和爱心构筑起了一座生命的桥梁。我也看到了那些因为我们的奉献而重获新生的笑脸,他们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我们的名字,但我们的血液却在他们的身体里流淌,延续着生命的希望。
400毫升的血液,对于一个人来说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需要它的人来说,却是生命的希望。五年来,我累计献血11次,共4400毫升,这或许是我能为社会做出的微不足道的贡献,但我相信,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虽然我的献血生涯即将画上句号,但我的爱心永远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