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意见》指出,要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南通农行因地制宜创新特色服务,不断优化涉农产业信贷产品,助力农业生产不断组织化、机械化、绿色化、信息化。
在通州志友家庭农场,一株株小麦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农场主吴志友正操作着手中的遥控器,一架无人植保机腾空而起,在麦田间穿梭往返,精准播撒肥料。
“马上就到小麦的返青期了,现在施肥很关键,我这飞机最快速度能达每秒13.8米,不到一分钟时间就可以播撒100斤肥料。”吴志友说,自从用上了植保机,以前要起早贪黑干几天的活,现在不到两天就可以全部结束了。
据了解,前几年土地承包流转在当地村民特别是种植大户中兴起,吴志友也瞅准时机,在乐观村率先开启土地承包经营模式,成立了家庭农场。经过多年摸索,农场的规模扩至800亩,并形成了集种植、仓储、销售于一体的“一条龙”发展模式。农场做大了,农活也更重了,吴志友便想着买些新机械给自己“打工”。去年秋收季,吴志友遇到了来村里给农户建档的农行客户经理,在提供相关资料后,便顺利获得了30万元的信用额度,他用其中的20万元早早预订了两台无人植保机,来应对今年的春耕。
从“只会种地”到“智慧种地”,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吴志友轻松实现了从传统农户到“智慧农业践行者”的转变。现在,这两台植保机不仅成了农场最得力的“助手”,还成了附近村民的“指望”,而给农场配上无人插秧机、智能收割机等农机也成了吴老板的新目标。
“智慧农业是春耕春种的亮点和趋势,目前通州地区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6.3%。”农行南通通州支行的客户经理介绍道,该行依托“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模式,为区域稻谷、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定制“通州稻谷种植”“特色农业种植”“粮食经营”三大信贷服务项目,目前已先后为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1.3亿元,助力农业产业插上科技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