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深读

“我”该成为怎样的我?

有人质疑,在二三十岁“重新养自己”是否太晚;在即将进入婚恋生子等下一人生阶段时重新成长一次,是否存在不负责任之嫌?这些讨论或许都存在合理之处,但人生漫漫,度过快乐、能够自洽的一生,始终是生而为人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重新养自己”,长久来看或许是一些在成长过程中存在情感、物质匮乏的年轻人寻找内心丰盈与平静的可靠路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该成为怎样的我,或许依旧需要从实际出发,适应当下,量力而行。比如,在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时,不被商家各类营销话术洗脑;在激励自己、追求进步时,不让自己陷入焦虑、内卷的怪圈。

爱人如养花,爱自己亦然。从松土、播种、浇水到抽出枝条、美丽绽放,每个环节都需要脚踏实地付出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爱护。当下,社交平台上催生出许多“自我成长”“重新养自己”“自己爱自己”的教程和记录,千篇一律的内容开不出姹紫嫣红的百花,反倒有可能是收割“韭菜”的镰刀。所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长长久久地投资自己,邂逅更美好的自己,才符合成长的题中之义。

此时,家长也不必对“重新养自己”的孩子们感到心寒。与其将他们“重新养自己”视为对父母的挑战和不满,不如将这一现象看作是他们想要更好地融入社会、进入真实生活的一次有益尝试,理解并接纳他们成为一个乐观、向上、不内耗的自己。

据半月谈

2025-03-21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202629.html 1 3 “我”该成为怎样的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