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你的发型怎么这么奇怪?”“是刚理的新发型吗?在哪儿理的?还挺酷的!”一开学,同学们就围着我,好奇地打量着我的头发……唉,这还得归功于我那要命的牙套!
最近为了整牙,我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建议,戴上了一种新牙套——头帽式肌激动器。这“玩意儿”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顶用几根又黑又粗的绳子和两根橡胶皮条互相交叉组成的奇怪帽子,它能戴在头上,用于固定并增加拉力;另一部分是一个带有两根长长铁丝的塑料牙套,用来箍住上下排牙齿。戴上后,铁丝从嘴巴一直伸到腮帮外面,上面的钩子正好可以钩住从头上垂下来的橡胶皮条。
每当我戴上这肌激动器,早上起来,我的发型就变了样:头帽底下的头发被压平了,留下一道道印子。被压平的头发变得扁扁的,十分平整,就像陆地上的小河,痕迹十分明显。而头帽两边没有被压到的头发高高翘起,形成了同学们口中的那一对“小犄角”。一开始戴这玩意儿的时候还不觉得,后来那对“角”越来越明显。早晨眼睛一睁,我就跑到卫生间,拿起梳子,对着镜子开始疯狂“拯救”我的发型:左梳梳,右梳梳,拼命按压……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可想而知。对着镜子一看,那两只“角”仍静静地立在我的头上,像个没事人一样。
眼看就要迟到了,我无奈之下只好顶着这对“角”去学校。可谁能想到,就是这发型让我成为班上的焦点。一下课,同学们就围着我团团转。有的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问得我都来不及回答;有的竟直接上手,不停地摸着我的头发。我的发型就这么有吸引力吗?没办法,我只好把牙套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大家听了,都觉得很有意思。
虽然这个奇特的发型给我带来了不少困扰,但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为了拥有一口整齐的牙齿,这些小小的尴尬又算得了什么呢?因此,我也和这发型“和解”了。也许等我整牙结束,回想起这段经历,还会觉得挺有意思的呢!
如东县实验小学604班 缪欣晔
指导老师 蔡娟
春节趣事
今年的春节因几件小事变得格外有趣而深刻。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和家人一起做年夜饭以及放烟花的那段时光。往年,厨房是妈妈的主场,但今年,她特意把这份重任交给了我和爸爸这两位“新手厨师”。我负责洗菜、剥蒜,偶尔还帮忙揉揉面团,虽然忙得团团转,但却乐在其中。爸爸则是主厨,他手法娴熟地炖肉、煮鱼,厨房里渐渐飘出了令人陶醉的香气。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各色菜肴陆续上桌,心里别提多满足了。
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夜晚的烟花盛宴。饭后,爸爸牵着我的手,带着我和妈妈来到小路上。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像等待命令的士兵,一排排整齐地摆放着。我点燃第一支“迎春花”,它腾空而起,绽放出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接着是五彩斑斓的旋转烟花,它们在夜空中交织、舞动,仿佛在用最美的方式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这个春节,我不仅体验了做饭的乐趣,还与家人共同享受了放烟花的快乐。这些简单而温馨的瞬间,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如东县实验小学504班 蔡雨珊
指导老师 朱小红
游剑山
寒假里的一天,天空一碧如洗,艳阳高照。爸爸妈妈见天气如此宜人,便决定带我去攀登本地著名的剑山。
这座山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外形,从远处眺望,剑山就如同一把刚出鞘的宝剑,横卧在大地上。当我们走近后,发现山上树木茂密,尽管山的高度并不惊人,但山里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根本看不见山顶,给人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上山的路边全长满了青翠的树木,伸出的枝叶遮住了天空。走在幽静的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眼前尽是美好的景象,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来到山顶,这里不仅有壮观的自然景观,还有一座庄严肃穆的文殊院。文殊院的存在为这座山增添了几分神圣色彩。爸爸告诉我,文殊菩萨是智慧和知识的化身,因此每年都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祈祷学习进步、聪明健康。这是大家对美好愿望的憧憬和追求,也是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的一种心灵寄托和慰藉。
站在山顶四处远眺,眼前展开了一幅绝美的画卷:那条看不见对岸的宽阔河流正是长江,江面上波光粼粼,船只穿梭其中,构成了一幅独特而又生动的画面。这样的美景令人陶醉,难以忘怀。
下山的路上,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平静。这次登山之旅不仅让我欣赏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让我体会到了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与满足,收获了深深的感悟。
如东县实验小学504班 朱桓辰
指导老师 朱小红
难忘的春节
年味藏在哪里?它藏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里,藏在香飘四溢的年夜饭里,藏在不绝于耳的欢声笑语里……在人们热切的期盼中,春节如期而至。
春节把幸福的甜蜜藏在了丰盛可口的年夜饭里。除夕下午,全家人忙忙碌碌地准备着年夜饭,伴着叮叮当当的厨房交响乐,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闪亮登场:有色泽鲜亮的红烧肉、外酥里嫩的香煎带鱼、酸甜可口的糖醋大虾、清爽可口的竹笋炒木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共话家常,共享美食,别提多甜蜜、多幸福了!
春节把欢声笑语藏在了绚丽多彩的烟花中。吃完年夜饭,我们开始放烟花。烟花如精灵般跃上天空,绽放出璀璨的光芒,顿时把夜空变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那光彩如同魔法一般,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们陶醉在这美丽的瞬间。过了一会儿,烟花消散,夜空又恢复了它的深邃,但那短暂的美好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这个春节,让我明白年味不在于物质的多少,而在于家人的团聚和情感的交流。新的一年,我会带着这份成长的感悟,用心去经营生活,让每一个春节都充满浓浓的年味。
如东县实验小学504班 郁瑾萱
指导老师 朱小红
捏蛇庆新年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我参加了江海小记者的活动——巧手捏面人。
活动开始时,老师发给我们一包绿色的橡皮泥和一根上面有泡沫球的木棍。拿到这些材料时,我可激动了,还没等老师说完,我的手就迫不及待地伸向了橡皮泥,立马动手做了起来。我先把橡皮泥搓成一个球,然后将橡皮泥球往下拉,覆盖在泡沫小球上,这样小蛇的头部和身体就初步完成了。接着,我把橡皮泥条绕蛇身一圈,做成尾巴,并把尾巴尖稍微往上捏翘了一点,小蛇立马可爱了许多。接下来,我用粉色的橡皮泥在蛇头部偏下的位置贴上一个椭圆形的薄饼状橡皮泥,然后做出蛇的腹部,用工具刀在橡皮泥上切出一些褶皱,让蛇看起来更有生气。
最重要的就是蛇的五官了。老师教我们做眼睛,颜色先是白色,再是棕色,然后是黑色,最后再覆盖一层白色,形状从大到小更显立体。接着,我在眼睛上面贴了两个短短的白眉毛;用工具在脸部戳了两个小鼻孔;用红色的橡皮泥捏了一个分叉的舌头。五官完成后,小蛇立马就变得呆萌了起来。
装饰更是点睛之笔。冬天当然要戴围巾啦!我用红色和白色的橡皮泥各搓成一条长条,然后将红白两条橡皮泥绕在一起,戴在蛇头下面。过年也当然要贴福字啦!我把红色橡皮泥切成正方形,用黄色橡皮泥在上面贴成一个“福”字。戴上了围巾、拿着福字的小蛇更添了几分新年的喜庆!
看着我自己亲手完成的小蛇,它活灵活现、俏皮可爱,此时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多自豪了!
如东县实验小学504班 张王玥
指导老师 朱小红
神奇的科学之旅
寒假里,我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上海天文馆。
刚走进气派的大门,我就看到了一个大锤子在摆动。查资料后才知道,这叫“傅科摆”。它是由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1851年设计的。他用一根长约67米的钢索悬挂着一个28千克重的铅锤,悬挂点经过特殊设计,使摩擦力减少到最低限度,最终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继续往前走,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等着我们去探索,比如声音灭火实验、火苗随声波舞动实验……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自由落体实验。意大利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曾借助比萨斜塔实验进行初步证明,再通过斜面实验深入探究,最后推测出自由落体运动与质量无关的结论。为了验证空气阻力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影响,我现场体验了一下真空管实验:实验装置有四根管子,两根里面有空气,两根里面没空气,它们被分成两组,每组都有一片羽毛和一块石头悬挂在半空。我按下按钮后,左右两组的物体同时落下。仔细观察会发现,有空气的那一组,石头先落地;而没空气的那一组,两个物体同时落地。这种科学现象简直太神奇了!
上海天文馆的知识无穷无尽,快来这里探索吧!
如东实验小学409班 顾芊诺
指导老师 施陈华
我家的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读到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景。
除夕这天上午,我和哥哥跟着爸爸一起贴对联。哥哥拿着胶带,我帮爸爸递对联,爸爸则小心翼翼地将对联贴在门上。那红红的对联一贴上,整个家瞬间就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中午,全家一起包饺子。妈妈提前准备好了白白的饺子皮和各种新鲜的馅料。我和哥哥兴致勃勃地学着妈妈的样子包饺子。虽然包出来的饺子形状有点奇怪,但妈妈还是笑着夸我们做得很棒。妈妈还偷偷地在一个饺子里放了一枚硬币,笑着说:“谁吃到谁就会有好运气哦!”
晚上,我们一家围坐在餐桌旁吃年夜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都是我们爱吃的。吃饭的时候,我们一起观看春晚。春晚的节目可精彩了,有优美的舞蹈,有动听的歌曲,还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小品。
饭后,外面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原本漆黑的天空变得绚丽多彩。我悄悄地许下一个新年愿望,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平安喜乐、健健康康。
最后,长辈们开始发红包了!这个除夕夜,真是令我难忘!
如东县实验小学204班 许钰泽
指导老师 许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