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小镇上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大红灯笼高挂,鞭炮声此起彼伏,大街小巷里穿梭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爆米花老人。
老人推着一辆老旧的手推车,车上载着一个黑漆漆、圆滚滚的爆米花机,一路晃晃悠悠地来到小镇上。他在一块空地上支起一个小椅子,架出爆米花机,只需一袋烟的工夫,“砰”的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打破了小镇的宁静,开锅啦!
人们陆陆续续循声而来、闻香而至,将爆米花老人围得水泄不通。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的手,挤到人群的最前面。看着老人熟练地往爆米花机里倒入金黄的玉米粒,再加入适量的糖精,然后封好盖子,放在炉火上不急不慢地摇了起来。橘红色的火苗如同欢快的舞者,舔舐着不停转动的炉子,将老人那张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映照得黑里透红。
随着炉火的加热,爆米花机内的压力逐渐增大,那诱人的香气也越来越浓郁。终于,老人看看压力表,觉得火候到了,站起身喊一声:“都站远点儿,要炸啦!”大人们围在四周屏气凝神,静静地等候;小孩就像一群受惊的小鸟,赶紧往后退,捂住耳朵,但又忍不住从指缝里偷看。只见老人熟练地支起爆米花机,套在一个长长的布袋里,用一只脚猛地一踩开关,“砰”的一声巨响,一股白色烟雾伴随着爆炸声腾空而起,早已在爆米花机里闷得难受的玉米粒就像变魔术一样,变成白白胖胖的爆米花,一头冲进了布袋,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孩子们拍手欢呼着,口水都被引了出来。这时买的人走上前去,将倒出来的爆米花抓一把给东家的孩子,送一捧给西家的娃,大家迫不及待地捧在手里,感受那一份沉甸甸的喜悦。每一粒爆米花都裹着一层薄薄的糖衣,又香又甜,入口即化,好吃极了!
哦,这飘香的米花!这浓浓的年味!
通师三附四(1)班 王珺雅
指导老师 张小琴
秋叶的思念
秋天的公园里,松树一年四季苍翠挺拔,像一排排站岗的士兵,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枫叶火红火红的,好似燃烧的火焰,烧呀烧,染红了天边的云霞;银杏叶金黄金黄的,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要说最美丽的,还是我手上这片不知名的树叶。它的外围是嫩绿色的,中间是火红色的,上面还有黄澄澄的小雀斑,叶脉是黄色的,交错着,就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银杏叶是扇形的,边缘微微卷起,像一层小波浪,还带着一些裂开的小口子。摸一摸,它十分柔软细腻,还有一条条清晰的纹路,十分厚实。用鼻子闻一闻,还有大自然的清香。
在阳光下,一片片秋叶静静地待在枝头,好像在思考怎么把大地装扮得更加美丽。它们有的抬起头,仰望着湛蓝的天空;有的被阳光照得金黄,好像在享受温暖的日光浴;有的则在窃窃私语,好像在分享着什么秘密。
一阵秋风吹来,那些调皮的秋叶再也待不住了,纷纷从枝头飘落下来。它们有的像黄蝴蝶一样左摇右晃地落下,有的像舞蹈家在空中跳着华尔兹,还有的像降落伞一样,缓缓地飘落。
秋叶们为了让大树妈妈长得更高大,把自己化作养料献给妈妈。这真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呀。
啊!多姿多彩的秋叶,你让我也想成为一片美丽的秋叶!
通师三附三(4)班 马艺宁
指导老师 徐子涵
做花灯
寒假里,我尝试了一项新技能——制作花灯。
起初,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堆零散的竹棒和透明塑料纸,它们就像一群等待被唤醒的小精灵。我在心里嘀咕着:到底要怎么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才能变出一个漂亮的花灯呢?不过,我很快给自己打气:哪有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成功的好事呀,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说干就干,我照着样板,先从搭建灯架开始。可这些竹棒就像调皮的小捣蛋鬼,在我手里怎么都不肯乖乖听话。我费了好大的劲,尝试了一次又一次,搭出来的灯架却总是歪歪扭扭的,站都站不稳。我急得满头大汗,甚至想放弃。就在这时,妈妈那温柔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别着急,慢慢来,细心点就好啦。”我深吸一口气,调整心态,琢磨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和力度。终于,在我一次次耐心尝试后,一个结实的灯架诞生了!
接着是我最期待的环节——画图案!我选了春、夏、秋、冬四个主题,用彩笔在透明塑料纸上勾勒出四季迷人的景色。每完成一幅画,我都会忍不住远远地欣赏,心中的成就感简直要满溢出来。可当我要把这些漂亮的图案贴到灯架上时,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得先把灯架四边的位置调整好,才能让四面的图案完美地贴合上去。我不得不反复摆弄灯架,让它和图案的大小、形状严丝合缝。
当我贴好最后一幅图案时,一阵微风轻轻吹过,灯笼轻轻摇曳,图案也随风舞动,仿佛四季的小精灵们聚在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那一刻,之前所有的疲惫和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到最后的得心应手,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通过这次制作花灯,我深深体会到坚持和努力的意义,也明白了每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背后都藏着人们无数的汗水和智慧。
通师三附四(1)班 王安骐
指导老师 张小琴
木头人游戏
咦,教室里怎么鸦雀无声?不知是哪位大仙给全班都施了魔法。原来是全班都在玩木头人游戏!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季老师有节奏地敲棒头时,大家可以随便动,敲击声停了,大家就不能动,要是有人动了,就被淘汰。
刘子瑄躺在地上,好像在呼呼大睡。周许峻握着他的手,一动也不动,好像怕他冻醒。丁玄同抱着他的大腿,好像抱着船上的救命杆。
有一个同学跪在地上,手撑着地,低着头,连帽子也掉下来了。他一定很冷,但他一直保持这个动作到最后。
我则双臂张开、单脚站立,摆出一副Chinese kungfu的架势。我本来以为能轻轻松松地赢得胜利,但是过了几秒就坚持不住了。我用悬着的腿按住桌子,想稳住重心。可是,没过几秒我就败下阵来。我在静止不动的同学中间挤来挤去,还看到很多没有见过的动作。我总结了一个经验:动作要简单。
这个游戏太好玩儿了!如果你们有兴趣,也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玩儿。
通师三附三(8)班 李文泽
指导老师 季桂兰
梅花
清晨,我来到公园。一进门,我就在声声鸟鸣中闻到了一阵淡淡的清香。
我迫不及待地朝梅花林跑去。梅花颜色各异: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它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星星点点的花蕊。那些花瓣重重叠叠,把花蕊保护得不怕风雪,不怕寒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朵朵梅花不仅香,还犹如天上的繁星一样,点缀在枝头。这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好像一个个闪亮亮的小灯笼。
这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一朵梅花,穿着粉嫩的小短裙,在阳光下,随着阵阵微风,舞蹈起来。风停了,我也停了下来,小蜜蜂飞过来,告诉我花粉的甜蜜……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起我不是梅花,我是在看梅花呢!
通过这次的仔细观察,我更喜欢梅花了!
通师三附三(11)班 李可瑜
指导老师 施佳薇
寻找年味儿
新年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我们迎来了蛇年的春节。
我穿上喜庆的拜年服,怀着愉悦的心情,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寻找浓浓的年味儿。
我们体验了很多新鲜有趣的活动。“二十五,磨豆腐”,我们一起磨豆腐,因为豆腐有“福气”和“富裕”的寓意;我们一起搓汤圆,因为汤圆代表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更有趣的是体验爆米花:老式的爆米花机在熊熊火焰中积攒着热量,随着震耳欲聋的响声,白花花的爆米花出锅啦!它象征着新的一年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最让我难忘的是打红糖糍粑。我们将蒸好的糯米放入石臼中,用木棍反复捶打,直到糯米变成黏糯的糍粑,接着将糍粑压制成型、分成小块,最后裹上红糖和豆粉。刚做出来的糍粑软糯香甜,非常美味。打糍粑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人们对甜蜜美满生活的向往。
年味儿不仅飘在美味的佳肴里,还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
寻找年味儿的感觉真好!
通师三附二(2)班 曹浩然
指导老师 何美炜
改写《稚子弄冰》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早晨,天空像被洗过一样干净清澈。太阳还在缓缓爬升,但光芒已经为大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就在这宁静而清新的时刻,村庄一隅,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传来一阵稚嫩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周遭的静谧。
我满心好奇,循声走去。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在玩冰。他们的小脸被冻得红扑扑的,鼻尖上挂着细小的冰晶。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不禁停下脚步,静静地观看。
孩子们围在一个铜盆旁,盆中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原来,大人们为了方便清晨做饭,前一天夜里将一盆水放在院中。只是没想到一夜寒风,这盆水竟摇身一变,成了硬邦邦的冰块!真是大自然的馈赠啊!
孩子中最年长的那个,十来岁的样子。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把小手伸到盆里,轻轻触碰着冰面,仔细地敲打着,似乎在和冰块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待确认冰块足够坚实后,他转身找来了一根细长的树枝,沿着盆沿,耐心地一点点撬动冰块。“咔嚓”,那声音虽轻细,但在孩子们耳中却如同天籁。
孩子们屏息凝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铜盆。当冰块被撬出来的那一刻,院子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最年长的那个孩子双手稳稳地托起冰块,好像捧着世间珍宝,小心翼翼地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木板上。紧接着,他又急匆匆地跑回屋内。不一会儿,他的手里就多了一根色彩鲜艳的丝线。随后,他手持一根竹签,在冰块上灵活地穿梭,轻巧地钻出一个小孔,再将丝线穿过小孔,绑紧,一个独一无二的“小银钲”便大功告成了。
孩子们兴奋地轮流拿起这自制冰锣,手持小木棍,欢快地敲打着。清脆的声音在树林上空回荡,给这寂静的冬日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孩子们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笑声此起彼伏。突然,只听得“哗啦”一声,冰块碎了一地。欢声笑语瞬间戛然而止。孩子们一脸惊愕,呆呆地望着满地的碎冰,一时间不知所措。
“别难过。”最年长的孩子最先回过神来,安慰道,“咱们晚上再放一盆水在院子里,明天准能再做出一个更漂亮的!”孩子们听了,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随即又嘻嘻哈哈地玩起地上的碎冰来。
看到这里,我内心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吟出了这首诗:“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通师三附五(4)班 洪康宸
指导老师 吕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