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的赵女士在上高二的女儿书包中发现电子烟。赵女士想不通的是,女儿一直讨厌烟草味,怎么会吸上电子烟呢?经询问才知道,这些都是水果味的电子烟,味道清香,没有烟草味道。女儿是因为好奇,开始了尝试。
赵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她的朋友中,有一半都在背着家长吸果味电子烟。而她从初二开始接触果味电子烟,已偷吸了四年多。最多的时候,书包里藏着10多支各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
2022年3月,国家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然而,记者在上海、广东等地调查中,一些中学生告诉记者,同学当中吸果味电子烟的大有人在。不穿校服就能轻易买到电子烟,甚至是调味电子烟。
黑猫投诉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10日,“电子烟”投诉中涉及“未成年”的占比16%,非法出售投诉占比达31%。
用暗号隐蔽销售果味电子烟
在某视频平台一个果味电子烟的短视频评论区,记者发现,有大量账号在回复留言当中发布了草莓、西瓜、鲜花等表情符号,赵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这些内容在吸果味电子烟的消费者眼里,就相当于一个销售“暗号”。
记者了解到,一些卖家留下的西瓜、鲜花等表情符号,就是“水果味”的隐晦表达。记者随机点开了一个发送鲜花表情的账号,发现弹出的页面上留有微信号码,记者添加了对方的微信。这名果味电子烟微商随后发来了产品介绍,是在售的果味烟弹系列,共有5个品牌,每个品牌有20多种口味可供选择,没有询问购买者是否未成年。
在某个交易网站,记者输入关键词“电子烟”进行检索,网页马上弹出了警示提醒。但是把关键词换成“雾化器”或“电子雾化”之后,平台上瞬间出现了大量卖家。记者随机选择了一个卖家发送消息,对方很快自动回复:想要电子烟加微信。在微信中,客服发来多张图片,展示西瓜、青提等多种口味的电子烟弹,另外几个卖家的客服也同样将记者引流到微信。这些卖家声称电子烟都是外贸货,价格几十到上百元不等,每天都能卖出一百多单。记者随机选择3个卖家下单,几天后就陆续收到了芒果、菠萝等口味的电子烟产品。
记者在上海、深圳等地还调查了部分电子烟商铺或柜台。这些实体商铺则十分警惕,通过微信联系、闪送发货等隐蔽方式销售。
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严禁此类产品在国内流通,可网上店铺和线下柜台依旧货源不断。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到,绝大部分果味电子烟产品包装上无任何中文标识。在深圳一家电子烟实体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都是从国外“回流”的产品。部分是假冒贴牌或境外走私产品。
深圳市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汪震宇说,国外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个人携带电子烟非法走私到国内;另外有些电子烟在出口过程中通过虚假报关可能留在了国内。
“无尼古丁”就健康无害吗
记者调查发现,存在于市面上的果味电子烟,尼古丁含量大都在2%到5%之间。专家介绍,长期吸食电子烟会危害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尤其对未成年人危害更大,可能使他们成年后转为传统卷烟消费者。
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一些电商平台的商家还在公开售卖一种宣称“无尼古丁”的“口腔喷雾”,这种产品外形与电子烟高度相似,商家声称这并不是电子烟,但是可以像吸烟一样使用,有荔枝、葡萄等多种口味的产品,雾量大、果味十足。对“口腔喷雾”,国家已明确将这类草本雾化产品按电子烟管理。此类产品靠多样口味吸引未成年人,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尽管国家禁令不断,但果味电子烟仍暗中流通,不法商家为利益罔顾法律和社会责任,必须予以严厉打击,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