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下,州如画。通州是南通市辖区之一,三面环绕南通主城,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基础厚实、生态环境优美,是长三角北翼最具发展活力、最具投资潜力、最具宜居气质的城市。10年来,通州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力推进产业腹地、创新智谷、城市绿洲、幸福家园“四大定位”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创造了通州历史上又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愈加完善、主导产业优势日益显现,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8月3日,南通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非凡十年”融媒体新闻行动走进通州,记者感受到通州在各方面“追高求新”的蝶变。
交通网线高品质
“下一站南通西站站……”伴随清晰的语音播报提示音,地铁1号线自起始站平潮镇站出发,车窗外迅速掠过站台景象;车厢内干净整洁,通过显示屏,可以清楚看到终点站、下一站、车厢温度等信息,创新设计的三杆立柱扶手,让乘客免除了夹手的烦恼……
“等地铁正式开通,我和朋友们去主城区逛街,半小时就能到达。”来参加试乘活动的“新平潮人”、来自湖南株洲的黄红静兴奋地表示,当初远离家乡,来到通州平潮工作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在通州,要去其他城市,可以在平潮坐高铁,或者去兴东坐飞机;要去南通市区,地铁、公交任你选;江海大道东延工程全线通车,更是缩短了通州主城区和通州西部、南通主城间的距离,交通非常便利。”
近十年来,通州区不断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全面融入南通主城区,累计建成国省及连接南通干线公路约150公里,新增高速里程70多公里,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盐通高铁、通洋高速、锡通高速、宁启铁路二期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通车,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愈加完善。
随着东沙大桥及连接线、225省道新线、345国道南通东绕城段、人民路东延、龙盛大道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江海大道东延工程全线通车,15分钟直达南通主城,通州全面建成接轨南通“十二横十纵”路网体系,形成“城内成网,城外成环,互联互通”的通州路网新格局。
同时,通州不断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农村公路建设投入资金超7亿多元,新建及提档升级农村公路近7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161座,全区共管养农村公路2340公里、县道桥梁172座、乡村道桥梁1054座。全区共开通公交线路54条,镇村公交通达率100%,在南通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区-镇-村”三级城乡客运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初步形成。
四通八达的路网建设,不仅串联起通州区域发展宏图,更为助力通州经济腾飞提供了重要支撑。通州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副局长花云霞表示,“十四五”期间,通州区将牢牢抓住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等重特大项目建设机遇,加快推进S19通锡高速(海门至通州段)、226省道、G40沪陕高速改扩建、通扬运河改线、通州湾新出海口疏港航道节点工程等重点工程,加大如通苏湖城际和通常高速前期服务保障力度,着力打造现代化空铁枢纽,助力南通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门户,铸就通州发展的新跨越、新高度。
产业发展高素质
区位交通优势日益显现,让通州区的产业兴旺发达。
在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的码头上,一艘来自大连长兴岛的货轮正停靠在岸边,工人利用机械装置正在紧锣密鼓地卸货。“这些袋子里装的PTA是企业纺丝用的原材料,我们平均每天要接驳七八条船,卸1.6万吨至1.7万吨的货。”码头一组组长徐建龙介绍,码头共有94名员工,24小时轮班倒。
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是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恒力集团“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全产业链发展南北布局的重要一环。2021年恒力南通产业园销售额已实现过百亿元。
“我们自落户以来,不断创新研发、绿色发展,工厂实现了全流程生产智能化,并且将产业持续做精做细。”恒力(南通)产业园副总经理陆佳颖介绍,公司的超细纤维产品可以做到9000米长却只有5克的重量。“一个丝饼大概重6公斤左右,4个这样的丝饼长度可以绕地球一圈。”陆佳颖说,“用这种纤维织成的面料制成衣后,更加亲肤舒适,非常轻便。”
如今,恒力(南通)产业园三、四期项目在加紧投资建设中。四期项目是总投资126亿元建设拥有60万吨产能的功能性薄膜生产线以及30亿平方米产能的锂电薄膜生产线,向新能源、新材料方向不断创新突破。
类似恒力(南通)产业园这样持续实现高素质发展的项目在通州数量颇多。十年来,通州区累计新开工华电热电、生益科技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300个,计划总投资超1200亿元。截至2021年底,通州新开工制造业项目中,规上企业达106家,占比14.9%;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44家。
通州区发改委副主任王燕表示,通州产业实现高素质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持续优化服务,始终把项目保障作为关键环节,推动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面优化项目报批、建设、投产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项目审批效率不断提升。落实专班专抓、各方齐抓,主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协调解决各类困难问题,推动项目转化达产、实现预期。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切实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项目建设谋划更多的空间,累计盘活项目用地8638亩。
同时,通州还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不断壮大产业优势。“一主一新一智”(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是通州区的三大主导产业,这十年来,通州新开工的三大主导产业项目数占项目总数的43.5%。
生态环境高颜值
鱼戏莲叶间……莲叶何田田……“哇,这里全是绿色,真养眼啊。”来到益民水处理生态缓冲区,参观者发出阵阵惊叹。
“这一片80多亩,有荷花、睡莲、芦苇、香蒲等10多种水生草本植物和花卉植物。”生态缓冲区运营负责人邱启明介绍,“生态缓冲区依托益民水处理人工湿地建设形成,主要服务通州城区及南通高新区的居民与企业,对污水处理厂尾水作进一步深度净化,日处理水量约在4.8万吨,经生态缓冲区深度净化后的出水COD、总磷、氨氮等指标均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绿意盎然的生态缓冲区是近年来通州区生态领域的成果之一。通州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去年全区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市第一,地表水环境质量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地区,在全市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夜幕降临,南山湖上的喷泉随着音乐的旋律喷发而出,五彩的灯光跟着节奏不断变化。“十年前,通州城东这一带人烟稀少,田地荒芜。”家住湖畔的张先生笑着对记者说,“现在犹如住在公园里,水鸟飞翔,绿树成荫,附近的配套设施也很齐全。”
通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黄建明介绍,早在2009年,通州区政府规划设计城东新区时,定位为打造花园水乡型城市新区,把生态价值作为首要因素考虑进去,让“水韵通州”成为这座城市优质资产。“我们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生态后业态的时序科学组织城市开发,规划构筑由南山湖公园生态绿核、朝霞路公共设施轴、中心横河休闲走廊、霞中竖河文化走廊以及南山湖中央商务区和以朝霞路为界的南北两个居住片区构成的‘一核、一轴、两廊、三区’的空间结构。经过多年努力,绿地率和绿量不断提升,高标准推进南山湖综合性公园及多个小游园,让市民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随着城东新区的建成,通州发展主战场开始南移。“金沙湾片区与城东新区隔河相望,这个片区交通便捷,将与南通主城紧密联系。”黄建明说,“金沙湾片区规划以‘公园城市’为理念,将进一步醒水唤城,模糊城市与自然的边界。规划识别区域中的核心生态元素,将生态化的城市格局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基础性配置要素,打造高品质生态宜居片区。”
据介绍,随着一系列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通州区与南通主城区以及苏南、上海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通州区的规划也将不断细化完善,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配套、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本报记者 任溢斌 徐爱银 黄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