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超百亿项目签约落户如东经济开发区,8个科创、人才项目赋能产业做强做大——

策马扬鞭,奋力跑赢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26日,“回眸三十年 喜迎二十大”如东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高校再次前来投资投智牵手合作,签下投资5亿美元的环保设备、单体投资11亿元的换电站等14个制造业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此外,8个创新载体平台、高端产业平台、招商战略平台、人才合作项目携手加盟产业做强做大。

“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将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核心区、科技创新先导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强筋壮骨,为如东经济开发区打造下一个‘黄金三十年’爆发出更强能量。”如东县委常委、副县长、如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蔡东说。

三十年奋斗交出瞩目答卷

三十年前,在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中,如东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从泥泞小道到路网纵横,从茫茫草荡到现代化园区,如东经济开发区在开放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从4.7平方公里起步区发展到26.7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完成了从县域开发区到省级开发区四十强的大幅跃升。

“目前,如东经济开发区工业企业突破300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68家、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达到103家,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资本市场‘开发区板块’加速崛起,‘国字头’科创平台集聚成势,形成了‘既有大树又有森林,既有链条又有集群’的产业集聚良性局面。”如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陈雷说,如东经济开发区用全县1.3%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县6.2%的地区生产总值、8.7%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的服务业应税销售、21%的规上工业产值和23%的外资到账,实现了从艰苦创业到奋力赶超、再到快速崛起的华丽蝶变。

如今,跻身国家级平台,着力打造开发开放新高地、打造改革引领新高地、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成为如东经济开发区奋进征程的新目标。加快“智改数转”,追求“专精特新”,大力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龙头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活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全面塑造开发区发展新优势,全区上下铆足劲,奋力跑赢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项目强区按下发展快捷键

聚智工业,项目强区,如东经济开发区谋定快动,把发展大会开成项目会战推进会。这次签约的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与江苏国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0亿元,建设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将于下月开工建设,明年投运后,形成储能电站年服务收入2亿元、储能设备制造年销售额3亿元的规模。

这一项目是武鑫博士来如东经济开发区创业取得成功后“延链”的结果。他领衔的江苏国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2018年落户如东经济开发区,从事光伏、储能等各类发电机组的主控系统、变桨系统、变流器、逆变器等配套设备的生产销售,年增幅20%以上,成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0多个开发区拉我去,但看中如东经济开发区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作风,把追加投资7.5亿元的5G基站射频器件项目,作为建区30周年的贺礼送来了,这一项目明年年底达产后,年新增销售10亿元。”苏州艾通华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飞在项目签约后告诉记者。他在如东经济开发区投资1亿元,上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发区服务专班帮办代办,去年6月投产,当年实现应税销售1.5亿元。今年以来,日产11万件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结构件,日产50万颗消费电子连接器,日产1万件5G过滤器供不应求,成为特斯拉全球定点供应商和华为、中兴等四大通信商的指定供应商,订单持续增加。

创新驱动铸强实干引擎

创新驱动,铸强引擎,如东经济开发区聚势发力,志在必得。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西安交通大学技术成果转移有限责任公司与如东经济开发区共同建设的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如东科创中心,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建设的安防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南通)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新能源智谷,微生物学博士江昊与南通银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纳豆功效成分柔性生物智造项目,纷纷抢滩登陆,深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升级换代。“科技兴区”“人才立区”赋能“制造业强区”,如东经济开发区“虎力”全开。

“如东经济开发区人永葆敢闯敢试的胆识气魄、唯实唯干的硬核作风、奋斗奋进的拼搏劲头、创新创优的价值追求,坚定扛起争创国家级平台的光荣使命,凝神聚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奋力续写如东经济开发区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如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五霞在作主旨演讲时表示:“扎实推进载体能级提升、重大项目突破、智改数转升级、产业链式集聚、企业上市培育、民生实事推进‘六大工程’,以‘铁担当’扛起‘铁责任’,以‘硬作风’完成‘硬任务’,到‘十四五’期末,全区规上工业应税销售突破700亿元,以高质量发展的‘开发区速度’换来百姓生活的如诗如歌。”

本报记者 杨新明 本报通讯员 陈思仪

2022-08-28 超百亿项目签约落户如东经济开发区,8个科创、人才项目赋能产业做强做大——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0446.html 1 3 策马扬鞭,奋力跑赢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