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构建沿江科创、培育专精特新、推进智能制造——

海门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创历史新高;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企业获评省首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均列全市第一……创新海门,成为海门制造业转型升级强音符。

近年来,海门在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扩大增量的同时,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聚焦“7群12链”,坚持把上海、苏南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创新海门”三年行动计划,构建科技创新新平台、培育科技创新新优势,创新转型加快企业动能转化,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升级,进一步厚实制造业发展基础,增强工业经济韧劲。

漫步在临江新区玲珑湖畔,霞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海门拥有60多公里的江岸线,如今已经成为海门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是创新产业与高端创新人才密集区。

近年来,海门依托沿江科技创新优势,规划约196平方公里沿江科创带,构建一带两核多点的创新发展格局,重点打造海门开发区的謇公湖科教城、临江新区的东布洲科学城两大硬核。今年将謇公湖科教城、东布洲科学城和三厂工业园区的大生科技园两城一园提高至产业新城的角度来打造,以科创载体、科技产业、科创项目为重点,着重做好“1+3”沿江科创带集聚区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沿江科创带最鲜明的特征。海门开发区以高端海工装备和豪华游轮制造为特色的先进装备制造、临江新区以生物医药为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正向千亿级产业迈进,1至7月海门新兴产业应税销售357.26亿元,同比增长22%。

国家级制造业单打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能级的重要路径。近两年来,海门通过政策激励、挂钩联系、指导服务等措施,鼓励主业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向专精特新升级,构筑市级、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打造国家级制造业单打冠军。最近,海门有5家企业跨入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行列,三家企业有望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打冠军。到目前为止,海门全区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打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家。

招商局重工是海门第一批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智能制造让企业创新能级快速释放。”该公司负责人说。由于疫情、原材料、人力成本上涨等原因,该公司审时度势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由智能车间向智能工厂升级,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成品率。1至7月份,该公司实现应税销售46.58亿元,同比增长79.3%,今年应税销售有望突破70亿元。

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海门建设现代化企业、提升企业发展能级的有效抓手和现实路径。今年,海门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通过服务载体打造、政策激励等措施,激发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用3年时间,全区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全覆盖。上半年,以华为(海门)数字创新中心为主体,对全区规上制造业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已完成756家,完成率93.91%。对191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诊断,出具诊断报告99份;完成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146个。

本报记者 黄天玲

本报通讯员 刘海滢

2022-09-26 构建沿江科创、培育专精特新、推进智能制造——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1996.html 1 3 海门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