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新闻

产业发展量质提升,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新老崇川人安居乐业——

扛起主城担当,奋力打造“主窗口”

海港引河绿廊

崇川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越亚半导体自动化生产线

非凡十年·崇川答卷

崇川依山傍江,又是南通主城,自古有“福地”美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崇川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运河两岸并肩奋斗、携手共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进步。

十年砥砺奋进。2020年,区划调整后的新崇川以经济总量全市第一的业绩为南通“过万亿”贡献主城力量;2021年,不仅实现经济总量蝉联“第一”,还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等多项荣誉;今年,现代服务业发展等5项工作受省政府督查激励,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成功落户……步履铿锵,崇川交出高质量发展亮丽答卷。

紧抓快干,勇挑大梁。崇川区将聚焦打造展示南通城市发展水平、功能品质、精神气质的“主窗口”,明确“提升首位度、全省争进位,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崇川”的发展共识,为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扛起主城担当。

产业发展量质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今年上半年,崇川区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五大产业完成规模工业产值432.9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同比增幅分别达17.8%、20.5%,拉动全区规模工业产值增长8.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优势持续放大,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4家,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1877.6亿元,同比增长5.7%,高出全市平均18个百分点。

重点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强支撑。这一组组亮眼数据,是多年来崇川区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从而促进产业发展量质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生动例证。

聚焦先进制造业,崇川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信创、车联网、生命健康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外抓招引、内抓提升,围绕研发设计、集成服务等环节,实施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培育了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

目前,崇川已打造了以通富微电子、越亚半导体为龙头的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以中集、国盛智科等重点企业为支撑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以南通醋纤、南亚塑胶等公司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信创产业、车联网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也正在加速集群式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中的宝月湖生命健康产业园,目前已落户百优达生命科技等优质项目超50个。信创产业中的南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已聚集近百家企业,随着今年与北京中关村签订合作协议,这里将打造成南通大信息产业创新示范新高地、江苏省信创产业先导区。

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崇川通过集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大生纱厂自投产以来,已历经123个春秋,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的“活标本”。近年来,大生集团大力建设“数字化纺纱车间”,推动纱厂转型发展。今年上半年,该车间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实现销售收入超6亿元,利税4300余万元,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成为转型发展的成功典范。

聚焦现代服务业,崇川围绕现代商贸、文化旅游、数字文化、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服务外包等九大领域,大力实施双招双引、集聚发展、骨干培育、项目建设、融合发展、人才引领等六大工程,促进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目前,已建成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4家、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1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作受省政府督查激励。2021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99.7亿元、服务业投资494.4亿元,社消零总量、外贸进出口总额、邮政业务总量均居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成功落户,环贸中心正式启幕、首批6家企业成功入驻,为崇川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会治理现代化,迈向文明和谐新高地

7月5日12:07,崇川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值班人员通过“联动指挥一张图”智能视频解析系统,发现一辆南通牌照的汽车违规停放在粮油市场城港北村东路口,有阻塞交通的隐患。值班人员迅速将该线索告知属地街道指挥中心,由其派员前往处置,违停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南通是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区划变更后,崇川区整合各方力量,以大数据赋能区域治理,打造主城区“最强大脑”。建成1个区指挥中心和16个街道指挥中心、优化调整824个综合网格,形成了纵向指挥到底、横向协调联动的立体化、全覆盖的“1 16 824”的联动指挥体系。与此同时,在全市率先试点大联动指挥平台,建成汇聚了全区网格化、“雪亮工程”、12345政府热线、数字城管以及30个部门和16个街道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的数据共享体系,实现了“一个中心管全域”。

崇川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不止于此。

一群邻里志愿者戴着手套、弓着腰背在绿化带里除杂草……行走在虹桥街道跃龙社区光明东村小区里,常常会看到居民自发行动扮靓家园的温馨画面。

崇川区自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以来,以培育邻里文化、聚合服务资源、建设“邻里守望、和谐相亲”的共同体为主要内容,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邻里+”基层治理崇川新样板。

从2013年起,崇川按“人员相熟、区域相邻、习俗相近”的原则,以300户左右为标准划分设立一个邻里,每2-3个邻里设一个邻里服务处,配一名专职社工,筑牢邻里服务高效运行的基础。在实验区建设过程中,创造了许多鲜活生动的“邻里+”案例。

“邻里+党建”。构建社区党委—邻里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邻里党组织架构,成为邻里治理的核心。

“邻里+服务”。每年区财政、街道、社区等安排相关资金实施公益助力计划,丰富邻里服务供给。同时,采取“共性+个性”的方式因地因需提供“3+X”服务项目,整合志愿服务力量,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在崇川区,常年活跃着2100多支各类服务队伍,每年完成各类服务项目6000多个。

“邻里+自治”。开展邻里“议事式协商”自治,“一事一联盟”自治,推动群众评议“三大自治”活动。“邻里+”实施以来,通过群众自治、评议、协商解决各类文明创建、城市建设、老小区改造、小区停车等事项1320多件。

2021年12月7日,民政部公布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结项评估结果,崇川区榜上有名,是南通市唯一一家。

优生态保民生,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满满

9月20日一早,任港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的中央厨房内,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从食谱制定、食材挑选、烹饪加工到分装打包,每一环节都实施标准把控。临近中午,老年人陆续前来取餐。“这里吃得方便、吃得放心。”居民江锦鸣奶奶接过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午餐,乐呵呵地说道。

崇川区在任港、虹桥、钟秀、崇川经济开发区建设4家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全程住养、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家庭援助等“一站式”综合性养老服务,确保实现“老有所养”。

崇川区始终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每年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深入实施养老、安居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

“原来住平房,环境条件没这么好,现在住高楼,和商品房没有差别。”走进位于崇川经济开发区学堂桥社区的观阳名邸安置小区,只见这里人车分流、绿化如荫。该安置房自2017年交付以来,周林莉等生活在此的居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安居才能乐业。崇川区秉承“最好的布点、最优的设计、最高的质量”理念建设安置房。十年来,累计建设安置房近14万套,安置居民89000余户。积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计划5年内改造完成251个老旧小区,惠及39万余人,今年年底将累计改造完成112个。启动任港路新村——全省首个破旧片区城市更新项目。

让人才近悦远来,构建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坚持老有颐养,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受到民政部肯定推广;坚持幼有所育,建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本土托育“1+N”品牌获国家部委肯定;坚持学有优教,加快教育集团一体化进程,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率超96%,创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坚持病有良医,全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属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机制;大力推进富民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万元……这些暖心的民生成绩单,见证着崇川人民的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最美底色。崇川以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动力,持续织密城市绿网,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景观体系,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环濠河整治、黑臭水体整治、透景增绿、污染防治攻坚等工作,建设生态绿色、人城和谐的花园城区。其中,五山滨江片区已成为南通城市的颜值担当、生活品质的“会客厅”。

“现在水变清,岸变绿,路也好走,因为修复搬迁,我们还住进了‘江景房’!”王琳从小生活在长江边,在她的记忆里,老家附近都是低矮的农房,还有纺织厂,各种商铺,江边堤坝附近都是泥巴路。“如今,天翻地覆,多年不见的江豚也都成了‘常客’。”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第一站就是崇川辖区的五山滨江片区。凭江临风,总书记用“沧桑巨变”赞美眼前的如画山水。

·陈静 成城·

本版照片由崇川区委宣传部提供

狼山国家森林公园 许丛军摄

2022-10-11 产业发展量质提升,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新老崇川人安居乐业——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2791.html 1 3 扛起主城担当,奋力打造“主窗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