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璟 周陆培 见习记者 吕雪琦
人物档案
左成懃,1950年8月出生于南通,1970年3月进入南通第一棉纺织厂工作。曾任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七大代表。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中国百名杰出女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大生集团,这个由我国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第一家民族纺织厂,金字招牌已经闪烁了127年。
作为大生集团曾经的掌门人,左成懃陪伴大生集团共同走过42年,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南通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如今,年过七旬的她依然坚守在纺织战线,担任南通市纺织工业协会党总支书记。她说,职务有期限,而党代表没有期限,自己将继续为企业服务,为南通纺织产业高端化发展发挥余热。
心系员工情系大生
1970年,19岁的左成懃招工进了南通第一棉纺织厂。她说,在那个年代高中毕业,能到国营大厂里做一名工人是非常光荣的事情。眼快手勤,业务能力强,她很快从同一批入厂的小姐妹中脱颖而出,成为前纺车间第一个独立挡车的新工人。随后,又凭借出色的表现担任宣传干事等职。1971年3月入团以后,左成懃便打了入党申请报告,经过党组织的长期考验,1979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不曾抱怨、不曾放弃,更注重思想上入党,并在行动上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工作之余,左成懃参加自学考试,并组织了一帮小姐妹一起学习进步。白天工作,晚上上课,通过13门考试,于1986年成为首批全国自学考试大专毕业生,并且以论文答辩99分的高分,顺利取得南通职业大学纺织工程大专专业学历。随后,她还参加了各类学习和培训,陆续获得本科学历、MBA结业和高级经济师、国际商务师等职称。
采访那天,我们与左老约在纺织大厦见了面。她衣着朴素、谦恭低调,听她讲过去的故事,如数家珍,我们惊讶于她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她笑着告诉我们,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跟时代脱轨。“感谢时代给了我机会,感谢组织给了我成长的机遇,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回忆这一路走来的点滴,左老非常深情。
从一般干部做到中层干部,她用了12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后30年,左成懃都是大生这艘船的实际掌舵人。曾一度同时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工作的繁忙、角色的变换并没有改变她敢想敢闯的那股劲,与此同时,她开始更多地思考怎样让百年老厂长寿长青,怎样健康持续地发展。在左成懃看来,作为国有企业的带头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回报国家是责任所在,但肩上的其他责任更不能推脱。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做出任何决策,都要考虑上对得起国家,下要对得起员工,除了企业的经济责任,还要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如此,企业才能快速发展,员工才有凝聚力,党的领导才有权威性。
她总是自愿坚守在每年大年三十的最后一班和新年第一班,这是她自1984年担任工会主席就养成的习惯。自家每年的年夜饭都很晚,在被问到老公孩子有没有怨言时,她大手一挥,“他们没有的,都习惯了!”这样一句轻描淡写的“习惯”背后,藏着左老对员工深厚的关怀和爱护。每逢大年初一,她清晨5点就要披星戴月从家里出发,为的就是在新年第一天从传达室开始,向所有加班的员工送去新年祝贺,递上一些新春礼物,带来整个生产线的热火朝天。
在她的领导下,大生集团一直是行业排头兵,工人们都说,是左成懃把百年老厂融入了现代辉煌。
直面机遇锐意改革
左成懃从1993年9月3日开始分管企业经营工作,担任营销副总。在制定营销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外销并举、进出口同步”的口号。她亲自跑市场、抓营销,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1995年,以通棉一厂为核心组建的“江苏大生集团”正式成立。1996年12月,左成懃担任大生集团总经理。
“我担任总经理以来,从未有过亏损。”谈起在大生的过往,左老自信满满,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作为一名党代表,左成懃把重任扛在肩,如同她的名字,勤勤恳恳,42年间从未懈怠。
1997年12月,左成懃的担子更重,大生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三职一肩挑”。走马上任大生集团董事长时,正是我国纺织工业面临巨大挑战的危难之际。她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脱胎换骨;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技改投入,成功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实施资本运作,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实现了资产规模的急剧扩张和产业链条的快速延伸。
从1998年起,大生连续八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四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国纺织行业前十名,荣获全国纺织行业前五十强“排头兵企业”称号。企业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纺织质量型先进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职工收益也以年平均超过5%的速度递增,员工的流动率不到同类企业的四分之一。
2004年8月,大生由国有独资改制为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改制的过程中,一开始有很多人不理解。左成懃坦然走到了黑压压的工人中间,与工人对话,沟通,她反复告诉员工,张謇老先生的铜像还在,钟楼上飘扬的还是五星红旗。当年张謇老先生开创的以民生为本的大生事业生生不息、传承至今。今天党领导下的大生集团更不会以牺牲员工的利益,来换取少数人的资本积累。她动情地说,改革目的是提高生产力,让努力工作的员工们得到更多的收入。我是挡车工出身的董事长,完全理解你们的要求。她代表新班子郑重承诺:董事会一班人一定能和大家同甘共苦往前走,抓住机遇不放松。
通过跟市改革领导小组反复磋商沟通,最终采用经营集体购股的方式改制。“决策时是股东,执行时是员工”,改制后,党群关系没有改变,大家一如既往拧成一股绳。
2007年10月,左成懃光荣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对此,她特别感恩:“从一名纺织女工成长为全国党代会代表,是大生这片沃土养育了我。我是代表一个百年企业的千名党员、万名职工去履行职责的。对我来说,这份荣誉不仅仅是一顶桂冠,更是一种责任、一副担子。”
回忆起那次参会的经历,左成懃依然心潮澎湃。胡锦涛同志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的间隙,常常和大家拉家常,那平易近人的笑容,直到现在,仍让她感到心里暖洋洋的。左老告诉我们,“中央的声音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会场上不断响起的掌声至今记忆犹新。那次会议还见到了很多企业家,面对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交流互动中学习了很多,心中也产生了万千想法,人更是充满干劲。”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初,科技创新这一时代关键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左成懃明白,大生要在企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上走在前列,关键是人才。于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数字化监控系统、管理人员数字化、技术工人机电一体化培训等机制应运而生。为了培养大生的技术骨干,她更是舍得投入大额培训费用,每年都有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左老认为“这些年轻人都是大生的宝贝,未来全靠这些栋梁求发展,花多少钱都值”!
为了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新鲜血液,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在她的推动下,大生还与南通纺院合办了机电一体大生班。大生给这些大学生从实习期开始算工龄,拿工资,吸引他们到大生工作,将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变成实际操作,实现从专业理论到实践水平的双面提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机电人才断档或者严重不足的窘况,维护了大生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作为张謇事业的传承者之一,左成懃无论是在车间当一线工人,还是后来走上领导岗位,内心始终有这样的信念:决不愧对先贤宝贵的遗产,决不愧对振兴国有企业的初心。与大生相伴的日子里,她争分夺秒,抢抓机遇,把百年老厂办得红红火火,让百年大生焕发了青春,为国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虽然从大生集团领导岗位退下来11年了,但是一提到大生,72岁的左成懃还是眼睛发亮:“我是大生的儿女,坚定信念跟党走,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锐气和奋发有为的激情,这是张謇先生、是大生留给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会伴随我终生。”
因为大生,左成懃对纺织行业也倾注了很多感情:“希望整个行业都健康持续发展,对于后人我是前人,当好栽树人,这就是我的愿望。”
退休之后,左老并没有开始安享晚年生活,而是转换角色成为了市纺织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作为全国闻名的“纺织之乡”,南通有几千家纺织企业,其中97%是民营企业。因为没有主管部门,他们缺少与政府沟通和协调的渠道,而纺织工业协会正是架设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
曾经一度,左成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到企业走访、调研,将企业的困难和诉求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以求得解决之道。这让她乐此不疲,以至于最多一个月要跑上四五十家企业。大家都感受得到,左老放不下她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纺织事业。
去年10月23日,市纺织工业协会召开了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年逾七旬的左老不再担任执行会长,只担任协会的党总支书记,继续打好党建地基,把抓党建和谋发展有机结合。
市纺织工业协会党总支下属三个党支部,目前共有31名党员。成立几年来,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发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站作用,在符合条件的企业中组建党支部;探索结对共建新模式,和观音山街道纺织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3+3+N”的产业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党建融合创建,服务高端纺织发展大局的新方法、新载体、新思路,为纺织行业实体经济平稳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在左成懃的带领下,协会党总支部2016年9月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全国纺织行业先进党建工作示范单位”,2020年协会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的“全国纺织行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如今,历经市场浪潮的多轮洗牌后,南通纺织产业依然走在全国前列,这令左成懃十分欣慰。关注纺织行业发展的她,与时俱进提出的关于南通印染行业发展、盐碱地棉花种植等方面的建议,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作为一名党代表,职务不在,热情还在。”左成懃说,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纺织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为南通高端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发挥余热,贡献自己的力量。
1979年,大生团委组织车间比武。
2005年9月,左成懃(左二)访问日本昭和株式会社。
1997年春广交会上,左成懃(右)向客户介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