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驿家银发无忧,公共文化中心书海徜徉,小游园里沐浴芬芳……一笔笔民生投入、一个个民心工程,凝聚成南通开发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民生改善的“支撑点”。
十年来,南通开发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累计兴办实事工程123件,积极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全面提升,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人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持续释放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
小游园: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水面波光泛起,步道蜿蜒曲折,乔灌错落有致,走进南通开发区惠丽路滨河小游园开敞入口处,有不少附近居民在锻炼休憩,人景同“框”,更显布局灵动。
“这个小公园可好了,鸟语花香的,有滑梯,有秋千,孩子每天放了学都要来,离家还近,出了小区门就进了公园门。”看孙子的徐奶奶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的普遍期盼。家门口、转弯处、河道旁,通过对城市“边角料”见缝插绿的改造,一个个高品质的“城市绿岛”在南通开发区落地生根。
2021年,南通开发区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要求,以“公园+”的设计理念精心选点,结合教育、文化、体育等主题,打造5处特色小游园。充分考虑老人、儿童、青年各年龄段需求,小游园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务设施,不仅配备了园路、坐凳、垃圾箱、路灯等基础设施,还增加了健身区、儿童活动区、休闲广场建设,真正做到绿色“共赏”,绿色“共享”。
城市绿地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相关管理部门人员介绍,小游园维护注重即时效果和长期效果相统一,日常管理包括植物修剪、苗木补植、病虫害防治和设施器材定期养护维修,长效机制包括管理责任制落实,宣传养成市民“美化环境,人人有责”的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为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保鲜。
在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园林绿化项目评比中,南通开发区惠丽路滨河小游园、和风雅颂北侧小游园及林肯公园北侧小游园荣获市“十佳小游园”称号。今年,南通开发区将继续按照“乐享园林”建设要求,持续推动小游园建设,建成翡翠公园南侧小游园、绿地新里程北侧小游园及和风雅颂南侧小游园,启动林翠路和风雅颂东侧小游园及林翠路星湖泮西侧小游园建设,着力营造市民身边可观、可感、可亲近的绿色空间,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享受高品质生活。
“小改造”托起老年人“大幸福”
“阿姨,您家装的扶手用得还好吗,有没有坏?”这是9月27日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适老化改造入户回访时看到的一幕。家住竹行街道龙田花苑的张女士,10岁时糖尿病引起并发症,导致双眼失明、腿脚不便,平时靠父母照料。
“以前我女儿上厕所都得拖一个长条凳来支撑,现在这个小扶手帮了大忙,我们老两口也都用得上!”张女士的母亲满眼欣慰,她今年76岁,老伴80岁。
2021年,南通开发区全力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将其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改造对象主要为经济困难人群中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经前期入户评估、公示、设计方案审查,共实施53户,投入近16万元。
在改造内容方面,根据适老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原则,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选择适配性产品,形成居家环境不同场景的产品服务包。张女士一家就是根据残疾人及老年人肢体支撑需要,安装易于抓握、手感舒适的扶手和抓杆类产品。
“在确保助力扶手、助浴凳、防滑垫、助行辅具等基础设备应改尽改的基础上,我们也注重老年人家庭多元化需求。”社区负责人介绍,在改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配置燃气泄漏报警应急保障设备,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
聚焦老年需求,精准施策纾困。适老化改造作为一项惠民实事,可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安全、更舒适、更有品质,是解决急难愁盼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2021年度,南通开发区相关部门就该项目进行群体回访,得到一致好评,群众满意度达100%。2022年在原重点改造对象的基础上将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困难老年人家庭列为重点实施人群,计划实施15户,投入约4.5万元。
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每天下午三点,南通开发区小海街道长者驿家(小海护理院)里,70岁的路大爷都要和朋友“杀”几盘。“附近家里有老朋友,现在在这我也交到了新朋友,新的‘老’朋友。”路大爷打趣说道。
中央厨房、老年护理站、公共活动区……走进路大爷所入住的小海护理院,常规养老机构软硬件服务一应俱全。护理院还配备了药房、康复室、为入住老人提供自理、半自理、失能分级护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药膳食疗指导、体征监测及慢性病管理。现场负责人刘姝嫔介绍,护理院目前入住老人已有36位,以失能及半失能老人居多。
“最好的是医养结合服务。子女外出上班,就怕老人突然生病。这里有专业的护理员,就很安心。”下班来看望母亲的陆女士,说起母亲突发急病的情况还有些后怕,“我妈妈转为全托,我们兄妹四个每两天来看一次,和在家没区别。”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是民之所盼,也是民生大计。近年来,南通开发区不断探索完善养老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养老服务业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机构+社区+居家+医养”链式养老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养老机构专业人员、专业设施、专业技术的优势,承接运营养老机构周边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让越来越多老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南通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街道长者驿家全覆盖,且功能定位有所区分。其中,新开街道长者驿家打造成以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为主的日托机构,小海街道长者驿家为高标准护理院,竹行街道长者驿家为认知症特色照护机构,中兴街道为社区嵌入式长者驿家。就近养老、嵌入式养老模式深受老年人欢迎,目前已有85名老人入住到各街道长者驿家。与开发区敬老院、瑞慈美邸护理院、福民护理院共同形成南通开发区“4+3”养老服务新格局,将有越来越多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托住老年群体“稳稳的幸福”。
群众文化活动
陈德军摄
慈善医疗互助,升级惠民
“这是你的参保凭证,请收好。”8月31日,在南通开发区中兴街道民主港社区,网格长王美华正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办理“慈医宝”医疗互助项目。
“今年2月,附近新星苑有个老人入院治疗,自费过万,慈医宝报了5000多元呢。”王美华介绍说,小小“投资”,能获得大大保障!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南通开发区慈善会与各街道联手打造的惠及全区居民的民生项目——慈医宝。区内参与者每人每年自愿捐资50元到“慈医宝”,慈善组织则给每个参与者同步配套资助50元。参与居民只要生病住院,凡社会统筹医保、商业医保报支后自费额达到或超过3000元者,基金均提供相应比例救助,最多单次可达5万元,全年累计不超过15万元。慈医宝项目2021年在中兴街道进行试点,居民参与率超过61%。
“在基本医保报销以后,慈医宝还能再补助一次,和自己买的商业保险也不冲突,我们看病更安心了,”市民李先生说。
“慈医宝”项目为广大居民抵御“因病致贫”风险、增强自我保障能力再增加一道保障网,同时将过去零星、散小的助医救助项目统一规划,统筹一般互助与重点救助。操作方法也简单明了,只需手机APP上传出院记录、住院费用清单、居民医保或职工医保报销单等3项证明材料,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救助手续。
据悉,2022年慈医宝项目在全区推广,仅99公益网络活动6天期间,就收到网络募捐资金154万9000余元。目前,新推广项目的竹行街道、小海街道、新开街道,“慈医宝”居民参与率均超过了60%。
·陈可 司占伟·
南通开发区公共文化中心 凌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