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喜讯传到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被省政府授予2022年度江苏省省长质量奖,且在获奖名单中高居第一。
“大本营”扎在海安高新区,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零碳环保新能源、智慧环境服务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大型国际化上市公司。去年,中国天楹总营收达到205.9亿元,该公司先后入选“2021全球新能源500强”“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2021中国环境企业50强”,并被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评为“重点联系再生资源回收企业”。
天楹何以能获得“省长质量奖”?答案是——创新驱动。7月份,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公布了《关于第三届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江苏天楹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等离子体熔融资源化技术与先进系统装备研发及示范”项目荣获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海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邓加忠认为,科技创新是第一要素。海安高新区有着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众多企业像天楹一样,持续创新发展,使得海安高新区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
近年来,海安高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科创之区”,聚力“追高逐新”,对标“争当全省省级高新区排头兵”定位,追求高质量发展。去年,海安高新区工业应税销售超1011亿元,成为长江以北第一家超千亿的省级高新区。在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综合评价中,海安高新区位列省级高新区第7名,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位于省级高新区第2名;在南通市17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绩效考核中,海安高新区位列第2名,在南通市沿江科创带考核中,海安高新区位列第1名。
追高逐新,名副其实,海安高新区狠抓科技创新促发展有着怎样的密码?
优化创新生态,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必须优化创新生态。为了优化创新生态,海安高新区端出“套餐”。
用好政策,为创新减负。海安高新区用好省“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省“双创人才”计划、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等政策,依托海安市“1+13+1”的科技新政,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出台系列辅助政策,为企业创新减负。近年来,海安高新区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税收优惠额每年均达到2.5亿元。
金融支撑,为创新减压。海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鲁斌介绍,在政府引导之下,海安农商银行设立了科技支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海安高新区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目前,科创型企业累计获得融资金额2.6亿元,同时,部分科创企业还获得苏科贷等金融产品的支持,累计融资金额超2.5亿元。此外,海安高新区新成立天使基金、产业基金各1支,资金管理一期规模即达3亿元,目前,10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
借力品牌活动的打造,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海安高新区作为海安市科技创新主阵地,在 “创新创业在海安”“两院专家走进海安”等活动中,主动成为最活跃元素,该区还开展科创文化周等主题活动,积极承办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J-TOP”创新挑战季活动,在全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没有安全生产托底,科技创新就是一句空话。海安高新区构建风险监控平台,实现了监管端和企业端的互联互通。目前,风控平台内录入企业674家,企业自查率100%,发现隐患14264条,已整改13913条,整改率97.5%。
此外,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海安高新区强化“主要领导统筹调度、行业专班分类部署、企业专员精准服务”三级工作机制,所有规模以上企业明确1名挂钩责任人,采取“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管控。对百人以上企业、重点进出口企业,采取专班负责制,按照“定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限”的要求,确保“常态化疫情管控”与“援企稳岗、稳产满产”相结合,夯实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根基。
提升创新载体,为科技创新搭建高位平台
前不久,工信部公布202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南通唯一。
铁锚玻璃上榜,就是因为这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其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
铁锚玻璃是海安高新区内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家企业专业从事汽车玻璃、动车玻璃、大飞机玻璃、特种玻璃生产。在海安高新区引导下,铁锚玻璃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研究生工作站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项目等多个省级以上重点项目。“通过科技创新,铁锚拥有专利授权390件,其中发明专利71件,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铁锚先后获得中国机械工程科技进步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南通市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个奖项,并被工信部授予‘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铁锚董事长吴贲华介绍。
建好企业创新平台,推动高校院所与本土企业合作共建研发中心,聚力攻关核心技术,海安高新区成果很多。目前,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学研合作、研发平台全覆盖,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重点实验室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26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
在建好企业创新平台的同时,海安高新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立足打通产学研合作最后一公里,设立“家门口”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共建南京大学海安高新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海安微电子产业研究院、中纺院海安研究院等4家产业研究院,建有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功能新材料分中心,推动成果转化、技术产出。
南京大学海安高新技术研究院是海安高新区重点打造的集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材料与器件检测和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创新型平台。这家研究院被评定为江苏省众创空间、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研究生工作站、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南通市重点实验室、南通市星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该研究院先后承担了江苏省联合重大创新载体、省杰青、省“333工程”、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省自然基金面上等科研项目,并连续3年获批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奖补项目。“我们与新材料企业联合申报并成功获批了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与江苏天楹联合申报获批了苏中唯一的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项目。此外,研究院承接了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数十项。”研究院院长唐少春教授介绍。
海安高新区还用高标准打造了高科技创业园核心区,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梯级孵化平台。“这个孵化平台现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4家、省级加速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8家。各科创载体总孵化面积3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55家,累计孵化企业89家。”海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陆建银介绍。
培育特色产业,用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高质量
5月28日,江苏鹰球集团有限公司高性能粉末冶金精密含油轴承项目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该项目立足于高端制造,开展高性能粉末冶金精密含油轴承精确成形技术研究,攻克国产高端轴承制造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补齐工业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领域的高精度轴承短板。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6亿件高性能粉末冶金精密含油轴承的生产能力,预计可新增年销售额2.5亿元。
鹰球集团积极投入科技含量高的新项目,是海安高新区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海安高新区坚持培育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两主一新”产业,去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388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326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 51.1亿元,三大产业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30家,占全区规模企业数70.3%,亿元企业总数为122家,占全区亿元企业数98.3%。
围绕功能新材料“一区一战略”产业发展目标,海安高新区全力打造“锦纶之乡”(高分子功能材料)、“磁都”(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特玻基地”(非金属功能材料)三张名片。在高分子功能材料研发生产方面,海安高新区持续放大“国家时尚锦纶基地”效应,推动省级功能新材料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锦纶超细功能性长丝全国占有率20%以上。在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研发生产方面,鹰球集团位居全国粉末冶金行业第三,铁氧体、钕铁硼磁粉、磁瓦总量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海安高新区还建设电磁材料及其元器件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集聚行业尖端人才,提升全国“磁都”品牌效应。在非金属功能材料研发生产方面,海安高新区持续扩张特种玻璃、军用玻璃份额,铁锚玻璃作为第二起草单位,参与制定了动车组玻璃隔声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为了壮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海安高新区精准定位专业细分市场,放大科技创新效用,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5G+互联网,在特种玻璃、粉末冶金、环保装备等行业领域培育了一批隐形冠军,目前,全区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4家。
强化自主创新,激发科技创新澎湃动能
7月20日,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志杰等人专程莅临江苏文凤集团,举行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证书颁发仪式,文凤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吴守国和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张广宇共同接受了奖励证书。证书显示,江苏文凤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和南通大学合作研发的“5D/3F锦纶功能性超细丝束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荣膺“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文凤集团总经理孙斌介绍,这项科研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引领我国纤维材料行业向功能化、高端化转变,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我国不能生产5D/3F锦纶功能性超细丝束“卡脖子”的问题,同时满足了安全防护、高端服装等纺织行业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海安高新区大力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活动,不断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各类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为了扩张创新梯队,海安高新区放大“创新创业基因”,积极开展创新主体分类培育与精准支持。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5家,瞪羚企业8家,上市培育计划入库企业10家,高企数占规模以上企业数比例达48.6%。
推动产学研合作,是快速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高效渠道。海安高新区持续推进“机关服务企业科技行”活动,促进企业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确保每年亿元企业产学研合作全覆盖,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近160项,其中重点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占比达60%。
科技创新,人才第一。海安高新区坚持靶向引才、服务聚才、政策迎才、环境留才,打造长江以北“人才高地”。近年来,该区自主培育出国家级人才7人,江苏省“双创人才”达到52人,全区“双创团队”达到3个,省级以上各类人才达到149人。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海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目前,该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中国专利奖17项,省科技进步奖11项,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7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省级首台套项目3个。全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700余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5.5件,成功创建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卢锋 赵孟·
本版图片由顾华夏提供
科创园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