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南村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老小区改造,真是三天一个变化,今年年底就能全面竣工了。到时候小区环境将焕然一新,从前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景象将不复存在。” 家住崇川区虹桥街道虹南社区的周佩华说,“街坊上、河道边、小区里……十年来,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美了。”
足不出户,尽享“家门口的服务”
“社区干部们为民服务、为民排忧解难的意识增强了,大到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小到噪声扰民、下水道疏通,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退休老党员周佩华不仅是奋战多年的社区居委会老主任、支部书记,也是虹南社区的老住户。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周佩华退休后的最大感触。“不方便出门时,有什么生活上的需求,只要给网格长打个电话,就能上门服务,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太方便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成了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医疗机构,平时小病痛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每周五还有卫生所的医生到小区居民活动室为居民测量血压和身高体重,医生也会结合测量结果和居民的近期生活习惯给出建议。
关注细节,解决群众民生所急所盼
琐碎纷杂的社区工作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找准基层治理中的“小切口”,才能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大诉求”,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不断增强。
今年,虹南社区虹桥东村老小区通过居民自治、多方协调联动,为60多户居民的老车库安装了充电插口和单户单表,有效化解老小区“飞线充电”这一顽疾,让居民实现电动车充电自由。
“现在出来晒太阳,聊家常再也不用从自己家里搬椅子出来了,楼下就有舒适美观的休闲长椅。”家住虹桥新苑的退休老人王庆说。虹桥新苑小区内老年人多,大部分老年居民习惯在楼下堆放破旧座椅聊天。这些摆放不规则、甚至破损的长凳、沙发,既影响城市美观形象,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社区党委化堵为疏,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在小区安装了15张“文明休闲长椅”,获得居民的连连称赞。
群众参与,“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虹南社区本轮老旧小区改造共涉及楼幢77幢,居民2772户。改造前,虹桥东村作为全市较大老小区之一,电瓶车停放成为困扰居民二十多年最大的烦心事。
整个小区共有电瓶车3500余辆,原本的公共车库无法满足居民的停放需求,毁绿搭建铁皮棚成为常态。改造中,居民共自拆、帮拆绿化带内铁皮棚453个、院内及顶楼违建331处,合理利用绿化带等有效空间,新建智能车库4个,顺利解决了停车难的“顽疾”。
小区怎么改,居民说了算;改哪里,居民拿主意;改得好不好,居民来评价。社区让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爱心助力,“外来娃娃”健康成长
“南通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想把这里的美景都画出来。”来自徐州市的青少年文轩说。虹南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口流动量大,辖区虹桥第三小学90%以上都是外来务工子女。为此,2011年社区专门成立了关爱流动儿童党支部,依托崇川区首家“儿童关爱之家”阵地,围绕儿童“养、治、教、康”的现实需求,为辖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疏导、文化娱乐、学习帮扶、法治教育等多方面关爱服务。先后共开展“社会监护人”、公益课堂等活动近百场次,累计受益儿童约1000人次。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每一名流动儿童都能切身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的幸福和温暖。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虹南社区,环境更优美、邻里更和谐、治理更智慧。我们深切体会到,群众的满意都会写在脸上,为居民服务不是做做样子,而是我们社区工作者一辈子的事。”虹桥街道虹南社区党委书记王燕说。
民生跟着“民声”走,民之所盼,必有回响。虹南社区将始终把为民、惠民作为创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民生工程,扎实做好老百姓真心期盼的惠民实事,着力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唐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