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特别报道

南通市中医院:丹心向党映岐黄

医院援沪核采队员工作留影

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兵(右)与医院党委书记陆会均(左)共同为“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揭牌

医院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启动仪式合影

陈耀华为患者检查,患者双手合十真诚感谢

副院长、骨伤科主任医师糜大国(左一)为患者做手术

院长葛建新(左二)代表医院接受“南通市中医惠侨基地”授牌

步入“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健委的领导下,南通市中医院锚定“传承创新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不断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提升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深具中医药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四年前,李先生下肢麻木、走路乏力,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断断续续的治疗不但没能减轻痛苦,反而加重了病症,甚至到了要拄拐行走的地步。“入院时情况很不乐观,我们详细询问病史后就做了全脊柱的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发现病情十分复杂,保守治疗已经不起作用,只能通过手术治疗。”南通市中医院副院长、骨伤科主任医师糜大国介绍,李先生存在胸椎管狭窄症、颈椎管狭窄症等多种病变。经过严谨分析,并与家属深入沟通,由糜大国操刀,在骨伤科联合ICU、麻醉科、耳鼻喉科、泌外科、心内科等多学科密切配合下,为李先生实施了胸椎椎管后壁切除术,成功解除脊髓后方的神经压迫。手术十分成功,李先生也在骨伤科团队的指导下顺利出院。

“中医很优秀,西医也一流。”这是“老南通”们对市中医院说得最多的一句评价。眼下,该院骨伤科已形成脊柱脊髓损伤、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畸形矫正、脊柱肿瘤、脊柱微创等五大专科特色,成功开展各类颈椎病的前、后路手术,脊柱侧凸矫形术等高难度的脊柱手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传承岐黄之术,铸就中医药新荣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医院人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攻坚克难求突破,锐意进取谋创新,奋力谱写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新篇章。”该院党委书记陆会均表示,让中医药这块中华文明的千年瑰宝发挥出独有的时代价值,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始终是全体中医院人的不变追求和拳拳初心。

党建之笔,不断描绘“健康南通”的中医药画卷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发展所需。“当前,南通市中医院正围绕‘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医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创新、文化传承等各项能力,以磐石之心、奋进之姿,走好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院长葛建新介绍,近年来,市中医院朝着“建立区域中医医疗服务中心”的目标,交出了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满意的“过硬成绩单”。

核心人才与日俱增。目前,医院拥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人,享受国务院专家特贴4人,江苏省名中医8人,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人,南通市名中医27人,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10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2人,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人。高层次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38.94%。新增江苏省名中医工作室1个,14名专家荣膺“南通市名中医”称号,另有14人被评为市医学重点人才、市青年医学重点人才。

学科建设成效显著。2021年,医院成功申报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脾胃病科等重点专科高分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复评。骨伤科等被评为市临床医学中心(创新平台),肺病科等被评为市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肿瘤科、中药学等被评为市临床医学创新团队。如今,该院中医外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外科和脾胃病科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脾胃病科、骨伤科、妇科、肺病科、肾病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另有15个市级重点专科。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三年来,医院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奖180项,科研成果58项,发表学术论文885篇。2020-2021年连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党建强则医院强。”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思路,市中医院不断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化党建引领,用红色笔法描绘出党建高质量发展的中医药画卷。

医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建立“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微信群;举办“医唱百年”红歌赛;围绕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陈耀华的先进事迹拍摄“我的入党初心”短视频;制作反映医院党员群像的专题宣传片《江城子·党之医》;举办红色经典诵读、“学百年党史·讲廉政故事”、党史+党纪知识竞赛等活动。医院获评“南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决战‘过万亿’先进集体”、市卫生健康“两手抓、双胜利”先进单位、“国家中医急诊与重症医学区域诊疗中心”协作单位、高质量发展(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党员先行,“高原红”照亮白内障患者心间

远在2000多公里外,海拔2200米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阳光普照。

接受白内障手术后的第二天,78岁的秦顺梅老人紧握着援青医生陈耀华的双手,嘴里不停重复道:“没想到啊我又能看见了!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有你这样的好医生治好了我的眼睛!”

“病人最多的时候每周要做20多台手术,每当有白内障患者康复,我就感到跟这片土地的距离又近了一分。节假日的时候,我还会去贵德,给老乡们做手术,这是我跟他们的约定。”陈耀华的贵德情结,就如同高原上的格桑花般,早就扎根绽放。

作为江苏省第三批援青干部、南通市中医院眼科副主任,陈耀华在踏上青藏高原的那一刻起,就心系当地的医疗服务的援建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当地白内障复明扶贫的事业中去。陈耀华通过调研得知,贵德县地处高原,缺氧和长期紫外线照射,加上缺乏维生素等多种原因,当地眼病发病率远高于一般地区,因病致盲,因盲致贫的案例数不胜数。事不宜迟,在江苏援青指挥部的协调组织和陈耀华的热情参与下,一场“爱心光明行”白内障诊疗公益行动在当地悄然展开。1000多个日夜里,陈耀华累计接诊4600多人次,患者年龄横跨40岁到百岁,覆盖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多个当地常住民族。

重获光明,不仅是恢复人的基本机能,更是重返社会的必要前提。一批又一批白内障患者的康复,对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形成了有力推动,这让陈耀华深感自己的工作有着双重意义,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坚守的决心。2018年,一年半援青服务期满的他又主动请缨,继续在西部服务一年半。为更多有需要的人谋取健康福祉,让“高原红”成为对外支援工作的底色,这也成为市中医院践行社会公益属性、心系群众健康的一个缩影。今年6月,陈耀华第十一次赴青海省贵德县开展柔性帮扶,完成68台手术;2021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受邀进京观礼。

近年来,市中医院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心头。医院获批“南通市中医惠侨基地”,进一步拓宽中医惠侨工作渠道;健康走帮服常态化开展,除定期开展义诊咨询活动,还为蒋坝村50年以上党龄老党员上门体检;打造“百名中医惠民暖心”志愿服务品牌,受益群众3000余人;成立“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科普志愿服务队;启动“百年辉煌,青春向党”志愿服务活动;医院志愿服务进社区参与率100%,“青春点亮‘视界’”公益医疗服务品牌获评全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传承“外科正宗”,弘扬千年中医药文化

去年冬天,小蔡左侧甲状腺长了个“鸽子蛋”大小般的甲状腺结节。历经3个多月的中医治疗,小蔡的“鸽子蛋”日渐消散,也打消了她去上海大医院手术治疗的念头。“甲状腺易‘结’不易解。平时一定要合理排解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在市中医院中医外科3号诊室,中医外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方勇这样叮嘱前来复诊的小蔡。

方勇介绍,早在明朝,江苏东海(今南通崇川)人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瘿瘤论”中就对这类疾病有过记载和认识。如今,传承陈实功中医外科正宗理论的衣钵,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市中医院中医外科对甲状腺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有着独到见解。

从明朝到今朝,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大医精诚的使命担当在一代代中医人的笃行中赓续,仁心仁术的医德坚守在新时代的中医人间绵延。

面对新冠疫情大考,市中医院争当疫情防控的“医路先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出台《南通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辨治方案》;制定新冠肺炎预防方,全国名老中医、市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防控专家组组长邵荣世更是亲自组方,为市民研制“防感茶饮”;向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累计配送中药汤剂超3万副;深入社区开展以“疫情防护指导,中医养生强身”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举办中医辨证施术能力培养学习班,提高中医护理辨证施术能力,切实回馈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对外支援,使命必达,院内感控,责任在肩。今年4月,医院选派50名医护驰援上海参与核酸应急采样,历时52天,星夜往返沪通15次,圆满完成近31万人次的采集;抗疫“老战士”、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黄杰再度披甲上阵,奔波在社区“家门口”抗疫一线……这些夜以继日的坚守、果敢前行的身影、无畏挑战的奔赴,共同彰显着中医院人甘于奉献的品质与坚韧不拔的风骨。

感悟中医药千年文化,发掘中医药的新时代价值,推动中医药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体系建设,通过多元传播,着力构建中医药文化“惠、融、通”发展格局:始终坚持“文化惠民”,从《大道中医》系列文化纪录片连获国家级奖项,到明星制剂、文创产品亮相长三角健康峰会;从“小郎中”中医药文化亲子体验活动受《健康报》推广,到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在中医药文化普及和创新的道路上,市中医院正在不断发力,让更多江海百姓发现中医之美。

时代呼唤,人民期待。“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擦亮中医药这块金字招牌,让古老的中医药历久弥新。”今后,市中医院将继续以“质量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为抓手,奋力建设省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在建设“健康南通”,造福人民群众健康的道路上,贡献更多中医力量!

·濮丛洲 焦毅·

2022-10-2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3696.html 1 3 南通市中医院:丹心向党映岐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