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远
“以前要用力往上提,现在有了坡道,直接就能上去。”10月14日上午,崇川区园林路、府东路路口,年过七旬的老奶奶李红镇拉着装满菜的小推车,轻松地走上了人行道。让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出行更便捷,崇川区8月底以来对全区13条城市支路进行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目前已经全部竣工。(10月15日《江海晚报》)
去年,国家发布《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明确从今年4月1日起实施。为更好地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出行,崇川区将城市支路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纳入民生工程,明年计划实施新一批城市支路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将更大范围畅通残疾人、老年人的出行路。
目前,我国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2.64亿,残障人士数量超8500万。建设、改造无障碍设施,是方便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士等特殊群体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条件。深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构筑无障碍城市,已成为城市现代文明以及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备与否,直接关系着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幸福指数。特别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变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进一步看,加速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除了加强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残疾人等群体的实际需要也很重要。比如在许多地方,绕道、路线选择单一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残疾人士出行,需要设计者站在残疾群体的角度规划在先、考虑周全,让无障碍设施成为文明温暖的城市符号。另外,要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管护和运营,要投入充足的治理资源,整治无障碍设施被侵占、损坏等问题,对现有设施进行必要的优化改造升级。还要培养无障碍服务人才,为实现相关设施常态化持续性运维提供支撑。
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应有之义。因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倡导无障碍理念,共同营造无障碍环境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