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拂过大地,到处是丰收景象。在南通广袤的田野上,享受丰收季的农民里,多了一些年轻的脸庞。一批高学历、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70后”“80后”“90后”新农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从城市回归农村,用青春和汗水滋养着每一寸土地,用超脱传统农业的眼光和智慧“播种”新理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成为我市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力量。
返乡创业逐梦田野间
天刚蒙蒙亮,杨凯华就开始沿着农场的机耕路来回跑上5公里,这是他从部队退役十多年后依然保持的习惯。跑步的同时,农场一天的工作安排也在他脑海里过了一遍。
杨凯华,启东市寅阳镇人,利生园生态农场负责人,曾在北京某武警部队服役。退役后,先后做过车床工、车间主任、公司现场管理总负责人等。在乡野长大的杨凯华天生有一颗爱折腾的心。看好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2015年,他创办利生园生态农场,从此一头扎进了农业。
“刚开始,我做生态农场并不被人看好,自己也不会相关的技术。”但认准了农业这条路,杨凯华绝不轻言放弃。他从农技书籍学起,在反复看书、实践中总结经验。7年过去了,那个曾经土地板结、了无生气的土地上,如今一眼望去一个个蔬果大棚排列整齐,树上硕果累累,树下土鸡悠闲觅食。站在田里的杨凯华,眼中有光,心里有谱。
大学毕业时,摆在茅赛赛面前有3个职位:南京、高速公路管理处,上海、果蔬集团公司白领,南通、公司财务主管。可他却选择回归农村,做一名“农后代”。这一切,源于大学毕业前的两次农村调查。
“农调时,我看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和崭新面貌,也看到了让人担忧的‘银发潮’。”茅赛赛发现,在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新科技很难普及、新设备缺人使用,先进农业设施闲置、耕种技术滞后,农民依然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光头赤脚下农田的农耕生活。“当时我就决定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知识青年好榜样邢燕子、董家耕学习,到农村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用知识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名1989年出生的小伙子毅然放弃了大城市的发展机遇,回到家乡启东创办嘉禾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事业。
“联盟很多成员都遇到过别人的质疑和不解,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谁知毕业又回到农村,这不是退回了起点?”市农村青年创业创新联盟盟主杨镇华说,可大家都用行动证明:广阔的农村大有可为,与其在大城市里当一颗漂浮的种子,不如深深扎根农村,在另一个赛道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技术加持种出好风光
喷洒农药,一亩地需要多长时间?如皋“80后”新型农机手、如皋市白蒲镇丛埼家庭农场负责人丛小林告诉你:1分钟左右。站在田埂上,按下大疆T40无人植保机按钮,随着掀起的“巨浪”,药物均匀地喷洒在庄稼上,一天下来,500多亩地全部喷施结束。
当农机手,缘于丛小林儿时的记忆。他的父亲是名农机手,开着一台手扶拖拉机帮人耕地,晚上回来总是一身泥,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为减轻父辈们的劳动强度,2006年,丛小林花2.8万元买下一台二手的乘坐式插秧机。10多年过去,家里的插秧机早已升级换代为智能无人驾驶插秧机,另外还拥有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机、大型拖拉机(包括旋耕机、条播机)、机动及电动撤肥机、粮食烘干机等农用机械,基本实现了粮食种植全程机械化。同时他得空就参加培训、钻研技术,在去年举办的南通市首届无人驾驶插秧机操作技能竞赛上,在常见故障诊断排除、技术维护、田间作业项目中,丛小林样样领先,获得了第一名。
走进通州区东社镇东平村芦笋产业园,一缕缕芦笋清香扑面而来。玻璃大棚里,一片片碧绿的芦笋长势喜人。“一批耐寒的品种10月初采摘结束,最近我们正通过清园、施肥等田间管理,扩大植株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养分,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东社镇季方萍家庭农场技术负责人姜朝晖介绍说,“以前优质的种子都在国外,引进成本高;二代种子,产量低、抗病性差,成品畸形率高。”近十年来,他通过芦笋新品种实验试种示范、大棚内套小拱棚加铺地膜等技术,优选出产量高、品质优、早生性强、适应性广的芦笋新品种丰岛1号,被列为江浙沪地区芦笋主要推广品种。目前,他的芦笋新品种新技术已在全国推广1.5万余亩。
姜朝晖还建立了江苏省唯一的芦笋种质资源圃和芦笋育种实验室,至今已收集国内外60多个芦笋品种,今年成功引进京紫2号、温绿1号等品种,并成功组配出一批新品种用于育种筛选,以期培育出更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实施种植栽培的芦笋新品种。
1996年出生的于明磊,博士研究生在读,团省委“青禾”科技服务项目——南京农业大学朴侬智慧农业科技志愿队成员。去年,他带领团队来通创业,重点开展智能传感与变量施肥技术,为市农村青年创业创新联盟成员提供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
“过去是普施肥,现在通过无人机、卫星遥感可以感知田间作物长势差异,进而生成变量施肥处方图,根据长势按需来精准施肥。”在智能传感领域,于明磊首创了耦合作物生长模型与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农田感知与智慧管理方案,生长落后区域增大用肥量来促进生长,提高全田长势均匀性;生长较好的区域控制用肥量以节省用肥,避免过量用肥导致的减产和面源污染问题。目前团队在我市总技术推广面积达11500亩,为肥料减量使用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贡献了青春力量。
“以前父辈们种田凭经验,看天吃饭,现在靠科技,智慧赋能,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增产高效。”市农村青年创业创新联盟成员感叹道。
带领村民共同奔小康
锦绣黄桃、翠冠梨挂满枝头,果园里搭起直播间。今年夏天,如东县大豫镇大同村党总支书记冯金辉又化身品牌代言人,在直播间里为家乡的水果倾情“打call”。
大同村是远近闻名的果树专业种植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果树,种植面积发展到2500亩。2019年,冯金辉调任到大同村工作,面对这个负债300余万元的经济薄弱村,他没有退缩,结合村里实际,发挥种植优势,真正把村民的果园子变成钱袋子。
“过去掌握不了好的销售渠道,价格只能随波逐流,压价贱卖时有发生。”冯金辉结合当前最新的销售模式,发起“消费助农、乡村振兴”直播带货活动,自己变身带货主播,现场直播介绍桃梨品种、采摘装箱过程,通过线上线下实时连麦互动,引发广大网友频频点赞、纷纷下单。今年8月8日,大同村果树种植还走上了央视新闻直播间,大大提高了知名度和水果销售量。
“我心里一直藏着一个田园梦想,希望能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2005年,曹荣放弃南京国企白领身份,逆着潮流回到家乡通州区东社镇,投身现代高效农业。
他创立南通金羽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周边养殖户提供种苗、饲料、技术等服务,带动百姓养殖致富;创立开心田园生态农场,从事有机种养殖,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食材。基地还发起创立了“新农人联盟”,汇集了当地众多规模农业经营主体,丰富产品种类,延长产业链。
除致力生产技术传播之外,曹荣还积极关注对中小学生的自然教育和农耕文化科普、劳动教育实践。至今已做200多场劳动教育和农耕文化科普活动,为孩童回归自然、了解现代农耕、劳动意识培养做出努力。
“成长于新时代的新农人懂技术、会营销,又擅长用新工具和方法,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活力。”杨镇华介绍说,目前市农村青年创业创新联盟共有27名成员,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行业,他们运用互联网+、农业大数据等现代农业科技逐梦乡野,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成为引领农民、发展农村、托起农业的一支生力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青春的脚步不只是匆匆而过,更应一步一个脚印,深深扎根这片热爱的土地,沾满泥土的芳香。心怀梦想、活跃江海大地的新农人正在南通乡村振兴的路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故事。
本报记者 卢兆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