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南通

“向二十大献礼”特别报道

绘就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沿江图景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党建+科技”融合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沿江所开展党建+科技服务创新,深入实施所村、所企、所园对接,开展种业振兴等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高水平绘就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沿江图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方向。”连日来,沿江所所长张一峰、党委书记杨云斌等组织党员及科技工作者热议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凝聚共识。

“党建+科技”引擎助力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在二十大江苏代表团农业转型发展发言,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站党建+科技引擎助力,正奋力实现科技服务由副业向主业、科技服务人员由兼职向专职、科技服务由游击战向阵地战三大转变,努力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之路。”沿江所副所长、海门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站长刘建倍感振奋。

早从2020年设工作站伊始,沿江所就与海门农业农村局联手,推进所村对接,党建全程融入,沿江所与各地着力共铸乡村振兴“党建+科技”引擎,创建“三联两同步一融合”所村党建共建模式。“三联”是指联办主题党日、联创科技板样、联结互学对子;“两同步”是指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同步提升,学科发展与产业兴旺同步推进;“一融合”是指推进所村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这为刘水东、顾拥建等专家担任亚夫科技特派员提供强大助力。特派员们精准服务海门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公共服务品牌,激活海门鲜食玉米、特色蔬菜、食味水稻优势资源,构建服务全产业链亚夫科技服务体系。自与保民村共建以来,沿江农科所全程参与该村新型合作农场稻麦种植的技术指导、科技培训和产业发展方案制订,驻点跑点科技服务达60多人次,围绕稻麦生产培训农民100多人次,帮助建立了悦来镇保民村稻麦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推广稻麦新品种6个,集成示范绿色增效模式及其技术8项。同时参与建设该村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所园对接,助力海门省级农业示范园区提档升级,提升园区蔬菜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在蔬菜与鲜食玉米轮作、秸秆还田、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产品研发、品牌提升等方面集聚资源,力争全区主导产业覆盖率80%以上,农业废弃物处置率100%,提升园区公司工厂化育苗水平,力争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产能10%以上;强化工厂化育苗技术研发,在品种抗性、成活率等方面提高10%以上。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党建+科技”引擎发力,所村、所企、所园对接,岂止海门?如皋市白蒲镇合兴村、如东县曹埠镇直港村等地,“最后一公里”难题层层破解。大麦极品“江苏元麦”,是当今大健康产业降糖降脂的热点。沿江所与如皋市白蒲镇合兴村建立紧密型科技合作关系,协助该村围绕特色杂粮“元麦”开发,注册“梓韵”商标,通过上海、南京等地名特农产品展,以及网店销售,形成从种植、加工、销售,到新品种、新模式应用、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完整产业链。

如东县曹埠镇直港村,享有“草甸土”独特土壤优势,适合高档优质稻米的种植,为了加速推进该村优质稻米产业快速发展,沿江农科所围绕“草甸土”优质稻米标准化种植及其高值化开发,组织科技人员在该村设置专题试验,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验证,让南通好大米品牌持续叫响大上海。

通州湾三余镇海防村作为市领导的联系对接村,在水稻种植方面缺乏生产经验,沿江农科所多次组织稻麦栽培、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专家赴海防村进行实地指导,根据田间长势实时给出补救、优化管理方案,加强田间管理,助力水稻丰收,并且部署落实下茬麦子种植规划,让村里找到了技术靠山,吃了定心丸。

面向地方农业重大需求找差距,沿江所“党建+科技+保险”引擎,助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变革事业发展方式助力。8月30日,在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和市农业保险工作小组大力推动下,沿江所与人保财险南通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党建+科技+保险服务三农新模式,助力高质量发展。市财政局副局长、市农业保险工作小组组长姚静等出席。她指出,党建+科技+金融跨界融合,人保财险发挥经营农业保险的行业优势,搜集、整理农业生产数据,为农科所科研项目提供数据支持、保险保障和融资服务。沿江农科所则将发挥农业技术优势,为人保财险的农业保险产品开发、理赔定损和防灾防损等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探索建立符合农业农村现代化治理需求的保险保障体系,搭建为农服务新平台,更好实现科技减损减灾。

打通蔬菜种源“卡脖子”堵点

“沿江所第二党支部所村对接,长期定点驻扎,实地为我们打通蔬菜种源卡脖子堵点,为我们走人无我有的特色蔬菜之路提供了技术支撑。”24日,如皋磨头丁冒村,金旺农场主王小龙隆重介绍。

支部书记、蔬菜研究室副主任程玉静介绍,解决蔬菜种源“卡脖子”的难题,就是要注重发挥地方产业的优势,让南通地方特色蔬菜“特”起来。水果紫芦笋、野蒲芹、枸杞叶、马兰头……走进金旺农场,30多种蔬菜新品种在刚刚流转的500亩土地上竞相生长,连空气中都飘散着刚刚采摘、打捆包装、集中装车发往上海的芹菜的清香。

南通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域优势,孕育了如皋黑塌菜、白萝卜、蘘荷、香堂芋、黄芽菜、扁豆等很多特色蔬菜,古老的农家品种蕴含着丰富的抗逆和优质基因资源,这些优异基因提升了作物品质和抗逆性。运用全基因组选择等现代生物智造技术,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些优异的基因资源,有效夯实了南通特色蔬菜种业发展、新品种选育的材料基础。程玉静说,所村结对双得益,依托优异种质资源和前沿、高新技术,培育特色蔬菜品种,金旺为沿江农科所提供了良好的创新与服务平台。

农作物品质要提升、产量要突破,解决种源“卡脖子”是关键。当前,还存在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打好种业“翻身仗”, 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与利用是前提。去年以来,沿江农科所与各县市农业部门联手,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行动,征集83条南通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名录,力求深度发掘重要性状基因及其有利变异,重点开展系统生物学基础研究、解析关键性状的调控网络,为包括特色蔬菜在内的农作物多靶标性状协同改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种源兴,市场旺。沿江农科所第二党支部精准把脉如皋,与九华镇杨码村党总支委员会开展支部共建活动, 展示“通豆6号鲜食大豆”等品种,示范应用鲜食豆类、玉米、黑塌菜、香堂芋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推广“鲜食豌豆+黑塌菜”“鲜食蚕豆+黑塌菜+鲜食大豆”等高效种植模式,展示品种、推广技术、集成模式均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亩效益2000元以上。“党建+科技”的杨码村共建模式,正在成为如皋特色蔬菜助力乡村振兴的经典样本。

“党建+科技”融合创新,如水银泻地,无所不在。今年,沿江所不仅与南通市崇川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天生港镇街道国庆村党委、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党支部、幸福社区党总支、文俊村社区党总支等,搭建交流新平台,还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党总支签约共建。有效传承“亚夫”精神,融合党建创新推进,“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创建,处处可见“攻坚有我”精彩亮相。现代化美丽沿江所,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沿江图景中豁然呈现。

·王奎山 陈满峰 施晔·

2022-10-31 “向二十大献礼”特别报道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4608.html 1 3 绘就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沿江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