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文化遗存“修旧如旧”方能留住城市记忆

□孙维国

据《江海晚报》报道,市民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的濠河畔、原通明电气公司办事处遗址建筑“换窗饰”一事,近日得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有关负责人回应:涉事建筑确系原通明电气公司遗存,维修事出有因,将“修旧如旧”。

“八角亭”是张謇先生创办的通明电气公司历史遗存,对历史遗存“修旧如旧”,不仅是保护历史遗存的切实行动,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新发展理念。具有文化价值的历史遗存是城市的“活化石”,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栋“八角亭”,不仅仅是一栋建筑,还有附载其中独具南通底蕴的历史文化。消失一个“八角亭”,附载其中的历史文化也会一起消失。而历史遗存是无法再生的资源,一旦消失,就永远消失了。不仅如此,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的历史遗存越来越稀少,这更加凸显了历史遗存的珍贵。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包括古街区、古民居、古建筑等历史遗存(遗产)也在消失。这种消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破坏,如地震、海啸、台风等极端灾害气候。一方面由于人为原因,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导致一大批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保护文化遗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重点在于理念转变,也就是能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矛盾。这里面有两个关键,一是避免文化遗产的人为消失,这是再也不能重演的“文化悲剧”。二是精心保护,这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核心,对现存的古街区、古民居、古建筑等文化遗产,要进行系统性保护。文化遗产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历史、人文、风土、民俗等方方面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如此,保护文化遗产不能局限于保护建筑本身,而要将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风土、民俗等文化附载,也一同精心保护好。

一座城市的底蕴、气质,很大程度体现在历史文化上。保护八角亭就是保护历史文化,厚植城市底蕴和气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文化遗产消失殆尽的城市,外表再繁华,也因缺乏自身内在的特色和气质,而失去吸引力。

2022-11-01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4726.html 1 3 文化遗存“修旧如旧”方能留住城市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