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时评

承诺的民生实事得由群众来“阅卷”

□茅赛花 一心

每年初的人代会上,基层政府都要承诺实施民生实事工程。为民办好实事,这是解决民众实际困难、提高民众幸福指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密切干部群众关系的重要抓手。现在离年底只有两个月时间,一些地方年初向民众庄严承诺要办的民生实事迄今仍完成不到序时进度。一些民众若有追问,则用正在推进、争取完成等虚化表述,这样虽给政府留下回旋余地,但让群众看得一头雾水,当初的承诺令人生疑。

前不久,市领导实地检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现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这给基层政府树立了好榜样,体现了“言必信、行必果”,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要知道,对于民生实事的完成和推进情况,民众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大半年过去,相关情况民众如果半信半疑,政府部门如果敷衍应对,当初的承诺一旦变成“沉落”,到头来,就是丧失政府公信力,严重损害政府形象。为民办实事不是靠自我粉饰写出来的,更不是靠会上高谈阔论吹出来的,而是靠脚踏实地、勤奋务实干出来的。往年,一些地方民生工程之所以“沉落”,有的甚至沦为“民怨工程”,其原因在于相关部门未能按序时进度认真抓落实,在于监管缺失、问责乏力。

民生工程关系百姓的切身之事。各级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检查,建立与之配套的监管制度。不仅要建立坚实有力的行政体系内部的监督机制,更要扩大社会监督渠道和公众参与面,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方法上,有必要对相关工作设立相应的“进度表”,让压力变成动力;还要加强目标绩效评估,现场问政直指问题痛点,通过跟踪督查等机制,及时推进各项工作。只有使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处于外部监督的压力之下,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对照“进度表”,增强为民办实事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民生实事才能得到更好地落实。同时,要严格把关验收,各级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牵头相关主管部门单位人员、受检单位人员,吸纳社会热心群众和监督员参与,组成联合检查验收小组,进行交叉检查验收,实行项目打分,评定等级高低,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查验收结果。对民生项目落空的、没完成任务的、有质量问题的,要启动问责追究机制,直至动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

(作者单位:启东市纪委监委)

2022-11-0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4786.html 1 3 承诺的民生实事得由群众来“阅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