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1-9月崇川投入超4.5亿元助企纾困,同比增长20%——

财政支持强力度 企业发展加速度

1-9月,崇川区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超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该区下好助企纾困“快手棋”,实实在在帮助企业应对困难、减轻负担、提升活力。

面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崇川财政局精打细算,一方面,加大压减政府部门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一方面,通过加强资金统筹调度,提供“免申即享”“简申快享”等服务,确保产业、人才基金精准滴灌,助企稳步做大做强。

真金白银,及时输血减压力

“疫情对旅游业影响尤其大,多亏政府的补贴,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今年4月,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因疫情关停了一个月,崇川政府及时发放200万元停业补助。谈及于此,动物园负责人王飞感慨万分,“动物饲养费一个月开支近20万元,这笔补助真是雪中送炭。”

对财政存量资金进行定期清理,统筹调度,增强财政重点支出保障能力,区财政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今年上半年,我市出台助企纾困政策“108”条,崇川在落实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出台“8条”自选动作,从强实体、促消费、补重点三个方面对企业给予真金白银的补贴。

奇妙农场享受到停业补助12.1万元,江苏奥蓝工程玻璃有限公司享受到科研政策补贴50万元……今年以来,全区共有3000多家企业享受到惠企政策补贴。

加大留抵退税力度、免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对于国家层面的减税降费等政策,区财政加速推动落地。

“今年公司收到3000多万元退税。疫情之下,这笔资金及时缓解了公司现金流一时的饥渴,让我们在研发、生产上继续加大投入。”位于崇川经济开发区的通富微电是全国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的领军企业,6月中旬,企业对照留抵退税政策,申请退还存量留抵退税,在税务部门审核后,区财政予以退还。公司总裁石磊透露,“今年公司新上了先进封测基地项目,收入有望超200亿元。”

(下转A3版)

财政支持强力度 企业发展加速度

(上接A1版)

“退税进度上优先安排中小微企业,重点支持制造业等行业。”区财政局局长曹龙兵说,原本中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实施时间是2022年三季度,根据上级部署,崇川提前到5月1日实施,在6月底前退还完毕。目前,全区留抵退税超22亿元,惠及企业6000多家。

优化服务,政策支持激活力

“拿到证书编号,财政部门直接兑现给奖励,真方便。”

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位于市北高新区,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医疗器械研发。总经理陈大凯介绍,公司入选“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崇川兴企通”平台,不用申请,即获得两笔共64万元的奖励。

“崇川兴企通”,是南通首家产业项目政策扶持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今年,区财政利用该平台推出73项“免申即享”和58项“简申快享”服务,简化审查环节和资金拨付程序。“免申即享”是指对认定类、荣誉类惠企利民资金免予申报。对于这类资金,认定文件下达后,区财政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通力合作,让企业免于申请,确保在十个工作日内兑付;需要先审核后兑付的政策资金,享受“简申快享”服务,通过简化企业申报环节,优化政府审核流程,改革财政支付方式,让政策资金兑现时间实现减半。

区财政还努力做好企业发展服务员,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对接辖区5家重点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作为江苏中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服务员”,区财政局副局长徐辉在走访中发现企业周边堆放大面积渣土,产生大量扬尘。为此,他与环卫处等多个部门取得联系,将渣土及时清运。

基金入股,助企融资添动力

“崇川政府产业基金和人才基金的两笔投资,企业将用于建设新厂房、投入新的生产线。”南通睿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伟说,高科技创业项目投入大、周期长,政府投资基金,让企业发展更添信心动力。

南通睿动新能源2019年落户崇川,其研发的电动连续无极变速箱,解决了电动汽车在革新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产品研发成功后,进入市场,急需资金。”去年崇川区参与的清睿华赢产业基金投资180万元,今年高汇人才创业投资基金追加投资1000万元,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聚焦全区战略性主导产业,崇川区以政府投资基金入股企业,通过政府杠杆撬动的方式,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2020年,崇川区创设产业发展母基金——“兴川基金”,通过遴选的方式优选基金管理机构,发起设立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构建起从企业孵化、到创新融资、再到产业扩张的全生命周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体系。今年,聚焦科创人才企业发展的特点,崇川注重投早投小,成立了全市县(市、区)首支人才创业基金——高汇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基金总额1亿元,解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融资难题。

目前,区政府投资的基金共有18支,基金总规模12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80个,投资金额21.4亿元,受益企业达到663家。今后,崇川将进一步促进政府投资基金的集聚发展,建立各级资本和基金管理机构联席制度,助力本地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陈静

本报通讯员 黄玥

2022-11-10 1-9月崇川投入超4.5亿元助企纾困,同比增长2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5836.html 1 3 财政支持强力度 企业发展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