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张园)“城市人才工程持续发力,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产学研转持续融合发展……”8日,参加“2022海洋经济发展暨海洋产业人才高峰论坛”的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成长春,侃侃而谈。
南通是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海路双向开放的窗口,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中心城市条件得天独厚。成长春认为,打造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南通需要加快建设海洋人才高地。
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人才是关键。那么,南通作为海洋大市,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各类大学毕业生在通就业人数呈明显上升态势,其中外地来通人数增长较快,2021年比2019年增加7832人,年均增长24.7%,在通高校毕业生留通就业率逐年提升,2021年达到33.6%,比2019年提高8.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随着‘江海英才计划’连续实施、人才新政升级至3.0,南通已形成从创业启动资助、金融政策扶持到技术改造补贴等全生命周期。至‘十三五’期末,南通市人才总量达到145万人,人才总量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成长春如数家珍报出的一组数字,折射南通引才引智的力度和成效。
成长春也不忘提醒:当前南通涉海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不足3%,海洋人才培养投入力度较低,海洋高端人才、高层次复合型海洋人才方面的供给不足,人才引领创新效应不强等原因,限制着海洋产业链向纵深发展。
成长春建言,南通应强化海洋科研载体建设,集聚海内外海洋产业人才,要从两方面入手,他说:“一方面提升公共载体建设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专业载体建设水平。公共平台在园区建,着力打造核心研发机构,加快推进海洋科创载体扩容提质;专业平台则由企业建,提升、增加企业创新载体质量和数量,加速海洋人才和创新资源集聚。”
人才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生态的竞争。成长春点出这一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持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上。
成长春特别提醒,要针对重点新兴海洋产业和亟须转型提升的支柱海洋产业的人才引进,还可考虑允许“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的方式来提高引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