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1日剧目首演后,昨日,话剧《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研讨会举行。省文旅厅一级巡视员、省艺术评论学会会长方标军,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党组书记、中国戏曲现代戏学会会长季国平,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张仲年,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刘明厚等专家学者,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通艺术剧院等部门负责人,与该剧的主创团队、演员代表一起,围绕剧本的主题立意、情节设置、舞台表现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意见建议。
时代背景下的人性表达
11日,一部展现群众依江而生、反映长江生态建设的现实题材作品《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在南通大剧院顺利首演。该剧将故事建立在长江口一座叫“卧鱼岛”的江心小岛上,通过江、白两家人的命运变化、矛盾冲突,展现人类与长江的共生关系,以及40多年来社会的发展变迁。
编剧莫霞说,我的主业是戏曲,这是我写的第三部话剧,而这三部话剧都是与南通合作的。大家都知道这部戏讲的是长江大保护,阐释一种自然观。我认为自然观其实也是人生观,体现在剧中老渔民江海的身上,他说自己的网眼不大也不小,捕的鱼不多也不少,这就像我们民族的一种古老智慧,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一旦打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强烈的戏剧冲突。这就是我构思整个故事的出发点。
作为主创团队的领头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卢昂回顾了他与南通艺术剧院合作的三部话剧,可以说在年代上是越来越近。《沧桑巨变》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近了,接到创作任务后,就在琢磨怎样完成一部不一样的作品。通过了在南通沿江各地扎扎实实的采访后,决定做一个这样的一个比较诗意的现象主义的作品。本剧的立意就是以小见大,从两代渔民与刀鱼和长江的关系入手,展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长江南通段经济的发展历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表象,人与人的关系是内核。
季国平作为著名戏剧理论家,在观摩演出后,深有感悟。他评价道:“该剧的内涵是深刻的,人物的命运是多彩的。剧情主要展示了一个渔民家庭两代人与时代同行,不断奋进的历史和命运。有欢乐,也有悲痛;有破坏,也有建设;有新生命的诞生,也有死亡的血的教训。从而告诫人们只有守护好长江生态,守护好自己的家园,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存,才会有社会和人的健康发展。”
刘明厚教授表示,这是一种新颖别样的表达方式。“卧鱼岛是一个象征。在我看来,它是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也是人和自然相连的象征。它象征着小岛上的人——以江海一家为代表的渔民,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成长变化”。
现实题材中的美学效果
作为一部话剧作品,舞台造型、表演张力、背景音乐等则会直接影响观众的视听体验。对此,主创团队大胆地使用了多种意象渲染氛围,追求美的意境,探索更深入人心的表现手法。
“我看见你啦——像水纹一样的身姿,像月光一样的皮肤,悠闲地在江水中舞蹈,那不是刀鱼,是你妈妈——白月啊!”随着主人公江海的呐喊,白月化身刀鱼,这一虚幻处理,让人不由地带着思考去观赏话剧。
“这种似真似幻的想象,很有意味,特别浪漫,堪称神来之笔。”文华大奖编剧、著名剧作家徐新华表示,“一旦这个形象在观众心中形成了,就会让人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刀鱼的疼痛、刀鱼的生存,进而反思人类自己的行为。我觉得这样的设置比任何口号都有力量。”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艺术学博士何好如此感受:“这部剧能够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感触的重要原因,恰恰不是其写实主义的文学属性,而是其表现主义的舞台特质。”在第一幕“产房诀别”的场景中,舞台设置了一袭白绸,阴阳两隔的场面,给予了观众身临其境的空间,“在这里,白绸作为具身化的演出语汇和表达手段,既完成了叙事,又强化了情感,但是最重要的是为观众提供了参与审美的机会。”
此外,贯穿全剧的白纱也至关重要。它是一汪江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水的世界;它又是一张巨网,人性的欲望在此交织纠葛,呈现出富有诗意的现实主义风格。
艺术共鸣里的地方印记
“这是一部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的戏剧。”上海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学科带头人、戏剧理论家朱恒夫与南通有着不解之缘。他从张謇创办的伶工学社,谈到南通僮子戏、现代通剧《瓦匠女人》,耳濡目染中,独具特色的江海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沧桑巨变》是一部深深地打上了南通地方烙印的作品,是不可替代的创作。“南通滨江临海,一水一鱼是他的特点。这部戏就把水和鱼突出出来,再现了南通的地理环境,也表现了南通人的秉性气质,这就是一个地方性的文化标志。”
从专业角度看南通话剧发展,张仲年教授也有自己的见解。“看完卢昂导演的《董竹君》《索玛花盛开的地方》,还有这一部《沧桑巨变》,这三部戏表现了南通的艺术创作、原创话剧,正处于一个求新、创新、多元发展的状态。它不再拘泥于某些规律性的或者某些剧作的结构,而是开始突破,跟当代的新思想、新技术相融合。同时南通艺术剧院的演员们也非常好地适应了这样一种需要,积极地在舞台上呈现出话剧的新面貌、新形态。”
研讨会上,就剧中的主题表现、戏剧冲突等,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建议。方标军在充分肯定了本剧在艺术手法创新方面的成就同时,表示可以在一些方面继续优化,“一方面,在生态修复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还需要再增加相对高层次的故事情节、人物矛盾,更多方位地呈现视角;另一方面,舞台呈现上,探索新技术、新手段,努力实现剧本中所描绘出的浪漫场景,给大家留下艺术审美上的记忆点。”部分专家还对剧中一些人物塑造提出建议,如江河妻子俞丽丽这个角色,她对于生态保护的价值观是怎么一下子转变过来的,剧中似乎还可有所交代。
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毛炜峰表示,在聆听各位专家的建议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还将对这部剧做不断修改、打磨,让这部剧走得更远。也希望南通艺术剧院,特别是话剧团的演员们,能够厚积薄发,带领南通话剧走出去,让南通“话剧之乡”的美名响彻全国。
本报记者 张坚 杨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