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我们开展了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项目施工满意率100%,综合满意度达到91%,比以往提高不少!”11月17日,通宁建设公司负责人梁燕梅告诉记者。
此前,通宁建设由于工程管理上缺乏有效控制手段,导致工期延误、成本增加,造成客户满意度受损。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开展过程中,市市场监管局组建的工作组帮助企业梳理施工工艺流程,进行预先风险评估,并采取提升改进措施。质量体系与业务过程充分融合后,企业的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施工过程控制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由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评定。获得认定,标志着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能力符合相应标准,或有能力按规定的质量要求提供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企业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管理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市市场监管局认证处负责人说,要通过这项认证对规上企业来说不是难事,而对质量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的小微企业来说则不然。
2020年起,我市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局部署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市、县市场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组成提升行动工作组,制定工作机制,筛选出一批质量提升意愿强烈、有认证需求的小微企业,联合进行深入精准帮扶,帮助企业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解决质量管理中的痛点问题。目前,已精准帮扶小微企业126家。
除了一对一帮扶,市市场监管局强化政策引导,开展了线上线下培训,线上利用总局、省局线上培训平台,提高企业参与的覆盖面,线下发挥认证机构专家优势,为有质量提升意愿的小微企业开展小班化、特色化培训。行动开展以来,已有3830家小微企业通过参加培训提升了质管意识,市场韧性和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不仅仅是要帮企业获得一纸证书,更是要从内激发企业质量提升动能。为此,我市积极争取资金奖补政策,激励小微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推动各县(市、区)出台相关奖补政策9项,对通过认证的企业发放奖励共计893万元,极大提升了小微企业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积极性。
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非一日之功。三年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小企业数自2019年底的2469家迅速增加到目前的6867家,三年增幅达178%,其中,今年以来增加1864家。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多方合作,持续促进全市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强筋提质”,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