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1999年,从教40余载,担任过惠萍中学校长、江海片区教育辅导员的沈冠东,迎来了退休生活。亲历几度教育体制改革、尝尽教育教学工作甜酸苦辣的他,本打算清闲下来,颐养天年。但没享几天“清福”的他,便在启东市教育局、镇党委领导的相继邀请下“动摇了”。花甲之年的沈冠东再次挑起担子,一人身兼惠萍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退教协会会长、教育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三职。
不同于学校管理的“按部就班”,沈冠东走马上任要做的第一件事即是“招兵买马”,发动更多“五老”加入关工委组织,壮大当时“势单力薄”的师资队伍。
走访动员中,他发现多数“宝刀未老”的退休教师都心存他当年同样的愿望——退休就好好休息。于是,沈冠东找到曾任过多年小学校长的沈平,劝他加入镇关工委,以示范带动更多的退休教师。碍于“老校长”的面子,沈平同意试一试。令他没想到的是,竟然在关工委找到了“用武之地”,为孩子们做了许多在学校里无法实现的事。收获成就感、价值感的沈平,一腔热情投入其中,不仅成功带动更多老教师加入关工委,而且提升了他在村里的威望,以至于村委也经常请他一同商议有关村务。
东兴镇村的吴建生也是因沈冠东多次鼓动而加入镇关工委的“老委员”。他在全镇开办了第一家家庭辅导站,还把全村10多名退休教师发动了起来。
正是这样的“火车头”效应,沈冠东成功把镇关工委队伍从一开始的不足30人发展至240多人,占到全镇退休教师总人数73%,位居全市村社区前列。
“如果跟不上孩子们的脚步,如何交流?”沈冠东说道。他让儿子教自己使用微信,并建起了退休教师群。他报名参加老年大学电脑学习班。遇到电脑使用的难题,他就主动向年轻人请教。如今,他每天都上网浏览新闻、查阅资料,所有的统计、汇报材料也都在电脑上完成。听到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名词,他都会饶有兴致地上网查询了解。“学了电脑,上了网,和青少年的交流没有什么语言障碍了。”沈冠东感到十分自豪。他说,自己的2台电脑已经光荣“退役”,现在这台的配置高得很呢。
关爱留守儿童一直是关工委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惠萍镇,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名留守儿童,沈冠东为此倾注了大量精力。他发动全镇“五老”走访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了解情况并建立档案,安排“五老”结对每个留守儿童,定期定时访问,及时帮扶。小范是镇上的初二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患有智力障碍。结对“五老”听小范的奶奶说,小范经常缺课,成绩不断下滑,有时夜不归家。于是,结对“五老”前往学校,了解到小范平时省吃俭用,私下买了一部手机偷偷玩手游,手机费每月近百元,偶尔还去游戏机房,并与辍学的学生结伴外出。结对“五老”赶紧联系小范的父亲,提醒他多关心孩子情况,随后又多次找小范谈心,并联合班主任共同帮扶引导,最终将小范同学拉回了正轨。
如今,沈冠东因眼疾不得不离开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一职,但60年教书育人的习惯,让他依旧关注着这项事业,努力续写着自己闪亮的“后青春”时代。
·陆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