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南通

三位劳模的“匠心之旅”

坚持发挥余热,勤于一生逐梦——

11月13日至19日,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做好全国劳动模范疗休养工作的统一部署,全总厦门安养中心顺利接待了40名来自江苏省的全国劳动模范代表疗休养,其中南通劳模有9位。

劳模们在全总厦门安养中心参加了学习二十大精神、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健身理疗、休闲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他们的一生中,像这样静下来安心疗养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时候,他们以辛勤劳动托举梦想,几乎一生都在奋力“奔跑”中。

一日记者 终身记者

在厦门疗休养的日子里,海门区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海门区作家协会主席范军就写下了近三千字的随笔《参加全国劳模疗休养三“思”》,发表在他退居二线后创办的微信公众号“百草园○”上,当天阅读量破千。

二线干部也能建功一线。离开海门日报总编辑岗位后,范军从来没觉得已经结束了“新闻工作者”的身份,他以“一日记者,终身记者”的自我要求行走在忙忙碌碌、脚踏实地的人生历程中,坚持为社会服务,用文字记录岁月,影响了一大批的人。范军说:“履职的时间有限,劳模荣誉带来的光环也许会逐渐消退,但劳模精神闪耀的光芒及对社会和大众的影响却是永久的。”

范军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为海门区两个协会的主席,范军带头写作,除了微信公众号“百草园○”,他的众多文章还发布在“海门传媒”“东州艺苑”等多个协会主办或承办的公众号上,其注重细节的文风、独立思考的观点、专业深度的评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取得了较大影响力。今年,他主编的《影响劳模一生的那些事》已经进入出版程序、《当代海门人》等杂志也陆续出版。此外,他还开展社会各界每季度评媒,组织新闻工作者参与企业舆论监督,召集传统媒体、自媒体、新媒体等进行业务交流及每年策划主办多次征文活动……他坚持发挥余热,勤于一生,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劳动者的风范。

情倾土地 农技人生

在海安市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林昌明一直从事全市粮食生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而这一干就是38年。2011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同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农田养育了我,我终究要回归农田。”1984年7月,从江苏农学院毕业后,林昌明被分配到当时的海安县农业局工作。从此,他就与农业、农村与农民结下不解之缘。

林昌明率领团队,参加主持全市粮食生产从全国闻名的“水稻抛秧第一县”,到稻麦年单产连续16年居全省第一,再到闪亮的“海安大米”省区域公用品牌,多年来为海安粮食生产、稻麦产业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全省粮食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他坚持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到田指导培训,每年为农民举办技术讲座20多场次,累计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通过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的讲解、指导,把技术真正地送进千家万户,切实解决了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

如今59岁的他,也到了快退休的年龄,退居二线的他并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而是坚持发挥余热,往返于各个区镇,定期为村民和种粮大户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指导。

建筑达人 筑梦一生

第一眼见到黄学建,高高的个子、宽厚的肩膀、黝黑的皮肤,一看就知道他肯定长年在外风吹日晒。采访中,黄学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扎根项目一线,与团队同吃同住同行,才是一名合格的建筑人。“1984年建筑行业是最吃香的行当,虽然又脏又苦,却能赚钱。那时候我22岁,初涉建筑行业,就想找个能赚钱的行当,这一干就是38年。”

建筑行业工作脏、苦、累、险,且流动性大,长年累月住在项目上是常事。从2002年至2016年,历时14年,黄学建和员工们在茫茫东海中的小洋山荒岛上,建起一座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战绩,先后创建上海市水工码头第一个标化工地、第一个码头优质结构和第一个用户满意工程,创得8个标化工地、4个“白玉兰”工程、6项上海市优质结构工程。2020年12月26日,南通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05标居美路站至居康路站区间顺利实现双线贯通,身为负责人的黄学建向南通的父老乡亲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凭借着勤劳一生的劳动精神,黄学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荣誉。

风雨数十载,弹指一挥间。59岁的黄学建仍然坚守在项目一线,他说:“退休了,党员身份不变、劳模身份不变,要继续发挥余热,为南通建筑业发展添砖加瓦。”

本报记者 丁威程 徐爱银

本报通讯员 顾爱东

2022-11-30 坚持发挥余热,勤于一生逐梦——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8565.html 1 3 三位劳模的“匠心之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