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崇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青骑兵”宣讲团出征仪式暨集体备课会,顾颀、胡涵彧、葛婷、包杰等4名青年理论宣讲员走进唐闸镇街道横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城桥街道易家桥壹号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面对面向干部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从学校、企事业单位,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连日来,我市各地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宣传阵地作用,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开展学习宣讲活动,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已开展宣讲2776场。
多维发力 构建宣讲立体矩阵
走进海安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见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标语。该市利用“红色大喇叭”、流动宣讲车、户外大屏、电子阅报屏、宣传栏等载体,第一时间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
为了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海安多维度输出。一方面,开辟线上宣讲空间,实践中心依托海安文明实践云平台开通网络宣讲课堂,各实践所(站)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同步开设理论直播间,进行线上宣传,各类微信公众号共推出“微宣讲”“微党课”62期;另一方面,持续发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传播新思想阵地功能,积极拓展文化地标、展馆空间、“好通驿站”“先锋憩息亭”“港经亭”等宣讲空间,开展“场景化”“沉浸式”宣讲,拓展线下宣讲阵地。
群众在哪里,党的好声音就要延伸到哪里,理论宣讲就要跟进到哪里。通州区联动宣讲力量,“线上”“线下”双管齐下,集中线下力量丰富线上资源,利用线上宣传拓宽线下影响,抓牢抓实全区宣讲“一张网”的蓝图。线上,该区在“南通州组工”微信公众号和“南通州”App上开设知识竞赛专栏,号召全区党员干部群众读报告、学党章、悟思想。同时,组织开展线上“青年说·思想荟”活动,录制一批优秀宣讲视频刊发。线下,通州组建区委宣讲团、镇村理论宣讲团、教体系统宣讲团等,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分众化对象化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鞭辟入里的解析,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
为推动立体式全方位学习宣传,如东县根据基层实际,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理论知识学习打卡、五彩如东·理论学习“思享”会示范接力等特色学习活动,在主城区制作景观小品、公益广告、文化墙等开展主题宣传,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研讨交流、学习沙龙等多种方式,开展立体式全方位学习宣传,不断形成浓厚氛围,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形式多样 内容接地气入民心
初冬时节,寒风萧瑟,海门三厂工业园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的现场却是暖意融融。海门区“星火讲师团”讲师、“郁老师初心课堂”创始人郁雷,正在用“音乐+党课”的方式,以歌声为引,宣讲二十大报告精神,带领大家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现场的党员群众都说,这样的党课宣讲,让人坐得住、听得进、记得下。
海门充分挖掘资源,创排了山歌情景表演《丰收里的笑声》、山歌表演唱《海门有诗有远方》、歌曲《我唱山歌去远航》、诗朗诵《党的二十大之歌》、三句半《二十大精神我来讲》等系列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人心。
在南通开发区,“百姓名嘴”宣讲队用“启海话”与群众交谈交心,用百姓话讲百姓事,深挖可感可知的身边事,不断打磨宣讲内容,让“无声”的精神变为“有声”的故事,真正让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走进千家万户,让广大听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推陈出新 特色项目引领学习
10月22日,如皋市文体服务分中心“偶来讲”志愿者们正在加紧编排木偶剧《党的二十大偶来讲》,展现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后,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宣讲员选拔的场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融入剧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宣传学习。
特色项目引领宣传学习,激活创新活力,这是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缩影。如皋“马跃皋原”“文明有理”“‘90’‘00’话文明”“雉水大妈说”等文明实践项目纷纷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发挥引领作用,与结对镇村站(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身边。
启东市发挥“理响东疆”宣讲品牌优势,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常态化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圆陀角为白天在外务工的村民准备“二十大精神夜市”,组织村民聆听“海角之声”宣讲员导读二十大报告。海复镇举办“振兴学堂”,为全体镇村干部开设二十大精神宣讲课程。惠萍镇承办“学习二十大 一起向未来”全市宣传思想条线“提四力 抓落实 争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并开展党的二十大相关知识竞答。
海安创新开展“送理入‘新’ 共享未来”——外卖送餐员群体党的二十大精神“学说做”专题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二十大宣讲进商圈”理论宣讲活动,面向商圈经营户、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开展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新业态、新群体。
本报记者 唐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