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火
夜幕下的校园里唱上这首歌,仿佛有着深不可测的忧愁和漫无边际的柔情,忍不住自我陶醉一番。
“今天忙吗?对詹皖老师还有印象吗?”周日一大早,大学里的老同学伟发微信给我,“想的话,小聚一下。”“当然有印象,还用问吗?只是今天加班,重要活动,不能擅离岗位,替我向詹老师问声好。”随后,我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他,是当年我们音乐班上的一本油印声乐教材,詹皖编。老同学说,早丢了,何时替我复一本来。复印很方便的,我说,可已不是原汁原味。
27年了,这本宝贵的教材我一直好好保留着,有些微皱,但书中收集的乐曲还是能飞出悦耳的旋律来:《槐花几时开》《黄水谣》《渔光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三套车》《美丽的西班牙女郎》《小夜曲》……这首《小夜曲》是意大利作曲家托赛里的作品,当年偏爱这一曲。“往日的爱情,已经永远消逝,幸福的回忆,像梦一样留在我心里!”夜幕下的校园里唱上这首歌,仿佛有着深不可测的忧愁和漫无边际的柔情,忍不住自我陶醉一番。
大概沉浸在柔美的小夜曲里更容易回忆往昔吧!这一天里我竟听了几十遍,依然觉得不过瘾。乐曲表达的是凄美的爱情主题,如今的我已听不出深深的哀伤了,却能在百转千回的旋律中找到最初的爱,在细细长长的琴声中品读深邃的时光。眼前浮现的是南通师专食堂楼上那间小小的声乐室,透进几道秋日的阳光。“人要挺胸,声位要高,唱到低音时不能塌了下去。”弹着钢琴的詹老师总嫌我们精神不振,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纠正,直到满意为止。詹老师那清澈通透的嗓音适宜唱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手把栏杆(噻)望郎来(哟喂) ……”教唱的时候,歌声渐强渐弱,收放自如,余音袅袅,深情几许,恍见一树槐花开,心头弥漫着沁人的香甜味。《槐花几时开》歌唱的也是爱情,算是中国的小夜曲吧。
托塞里在他24岁时与萨克森的公主玛丽结婚,这段婚姻没有为他带来快乐,不久玛丽被传言背弃了丈夫,五年后两人离婚。据说托赛里正是因为这段不幸的爱情遭遇而创作了这首《小夜曲》,原题为《悔恨》,也被称为《悲叹小夜曲》。弦乐轻柔的拨弦、大提琴深情的吟哦,不意间叩响了爱之梦,一丝婉转的小提琴声飘飞而出,细细缠绕,如同微凉如水的月光沾满了衣裳,打湿了记忆。第二段曲调低沉,带有小调色彩,以模进的手法表达了内心的不舍与彷徨——爱已逝,花已谢,凭窗空对月,徒留一声叹。第三段变化再现了乐曲的第一段,尾声处丝丝颤音入耳,那哀伤似在心底盘根错节……据说一次在电台播放这首小夜曲时,播音室外的夜莺啼声恰巧融入了乐曲中,给听者带来了一份惊喜。所以,如今你聆听这首小夜曲,或许会听到夜莺的啼鸣伴奏,好让绵绵情思在迷蒙的夜色里肆意蔓延。
校园里的爱情或是朦胧,或是生涩,难以修得正果,却也不会遍体鳞伤。于我们,托塞里的《小夜曲》应是爱的装点、美的表达,没有悔恨与悲叹。往事回眸,恍见泛滥的夜色里,绵柔的弦乐漫涌而来,淹没了青春的冲动与梦想。声乐课的结业考试在食堂对面的音乐教室里举行,每位同学唱一首歌,全由詹老师钢琴伴奏,他那赞许的目光让我们充满了信心。我特地借了只录音机,把歌声录了下来。最好听的要数同学秋演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她的嗓音不凝重也不矫情,纵情地歌唱,犹如一道霞光披照着旷古高原,又像一只雄鹰掠飞于雪山之巅。录下的那盒磁带一直保存着,翻来覆去听多了,不慎误操作了一下,把秋的歌声删除了,只剩下了开头一句。心情顿时沮丧不已,冥冥中相信美丽的东西难以长久,如烟花,如邂逅,如青春岁月,如花样爱情。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托塞里的《小夜曲》是学校里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2011年,李岚清撰文记录下江泽民同志恢复失传的托塞里小夜曲英文歌词的经过。“你的身影翩然而至,带着芬芳,让我无限憧憬。谁能举杯奉献给温柔的爱情……”这歌词与我们这一代人演唱的版本不同,但记忆深处的《小夜曲》一样的美——那是深藏在每个有缘人心底的最柔美的一片情。
好脾气的詹老师从来没有真正地发火,斩钉截铁的要求掺和着并不严厉的神情,我们听到的记住的都是暖心的话语。为表演大合唱《黄水谣》,詹老师带着我们排练了一个月。开头女生唱:“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唱得我们男生都陶醉了,等到接上那句“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老是不在状态。急得詹老师一遍遍地纠正:“鬼子来了,还软绵绵笑嘻嘻的?”
詹老师的看家本领是扬琴,经常参加市里的民乐演奏,我们给他打打下手,跑跑龙套。记得一次夜归,从市区群艺馆回到三里墩校区,就我们两人同行,我说什么时候要写一写詹老师您,为学校音乐教育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更把我们这些学生领进了音乐神殿的大门。詹老师说,算了,不用写。这篇文章就搁了下来,也老是在脑中酝酿。如今再次梳理往忆,《小夜曲》在耳边回响,在心中荡漾。不能相聚,就在那柔美的乐声中尽情怀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