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西亭脆饼有了新口味,蓝印花布成了笔记本封面——

老字号在创新中重塑品牌魅力

为期三天的“2022南通老字号·非遗嘉年华”活动昨天在南通龙信广场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也是江苏省2022年老字号“三进三促”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

来自南通及南京苏州无锡扬州泰州等市内外的65家老字号代表、非遗技艺传承人,通过线下展销、互动体验、电商直播等活动,充分展示老品牌的文化魅力和具有历史沉淀的匠心匠技,让“老字号”在南通烟火味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百年传承,唤醒舌尖上的记忆

“老板,再来两盒蟹包,我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好嘞……”在东皋孟家蟹包的展位前,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数年前自己曾在位于如皋的东皋孟家蟹包门店品尝过蟹黄包,味道属实不错,得知本次活动上这一品牌也会参展,趁最后一天来现场“扫货”。

孟玉芳是孟家蟹包的第四代传承人,于2016年注册了“东皋孟家蟹包”商标。她拿起一盒蟹包给记者介绍:“我们坚持老面发酵、纯手工制造,从发酵到色香味俱全的蟹黄包成品上桌,需要经过22道工序。为了保证原材料的品质,我们在如皋有专门合作的蟹塘;在馅料的口感和包子的规格上,也进行了调整,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老万和潮糕、三香斋茶干、孟家蟹包、西亭脆饼……这些地道的南通老字号,在年岁更替中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南通人舌尖上的记忆。

“我前天在这边买了两块猪头肉和虎皮肉,丈母娘说是她吃过最好吃的味道,今天让我过来再买点,顺便囤点年货。”昨天上午,市民郭先生笑呵呵地在芦泾港猪头肉展位前又拎走了一大袋熟食。芦泾港猪头肉技艺第四代传人张建说,自家的猪头肉选料考究,在制作过程中除祖传秘方外还加入了一些新的配方,确保烹饪出来的猪头肉肥而不腻、酥而不烂。“这几天遇到寒潮,人流量相对少一些,不过还是卖了接近1万块钱,也有不少回头客。”

创新研发,老字号上演“变新记”

蓝印花布老虎玩偶憨态可掬、云染的蓝白花纹丝巾淡雅别致、蓝印花布包皮的笔记本充满了设计感……南通曹裕兴展位上,传承人江荣带来了围绕蓝印花布主题制作的数十款产品,吸引不少年轻市民驻足。

“以前提起蓝印花布,总感觉是适合老年人的产品,而且固有印象就是蓝印花布衣服,没想到现在已经把蓝印花布‘玩’出了这么多新花样。”

(下转A2版)

(上接A1版)市民刘女士和同事结伴前来,经过一番挑选,她带走一条围巾和一个老虎玩偶。

“虽然天气寒冷,这几天的销售情况还不错,除了一些本地市民前来购买,不少外地参展的老字号商家代表也挑选产品带回去做伴手礼。”江荣告诉记者,为了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曹裕兴将带有传统寓意的图案重新解构,设计出带有企业独立版权的图案,赋予其时代感及更加丰富的寓意。同时,在生产工艺上进行创新,采用双面和多色工艺,从深蓝到白可以印染出20多种不同的蓝色。“比如需要凸显的部分使用深蓝,过渡色则用浅蓝,通过层次渐变,使印染出的图案更加饱满、立体。”

老字号发展的核心在于传承和创新,南通老字号积极求变,紧跟消费趋势,推陈出新。西亭脆饼新增奶油、葱油、柠檬等口味,配方更少糖少油,符合当代健康生活习惯;林梓老万和潮糕往“小而精”方向发展,推出了如黑米潮糕、花瓣形状的小花糕等多款新品,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抱团发展,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目前我市共有“南通老字号”42家,其中“中华老字号”6家,“江苏省老字号”16家,分布在纺织、餐饮、零售、医药、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领域。

传承和发展老字号,既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城市记忆的题中之义,也是当前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围绕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持续发力,连续举办包括3届老字号非遗嘉年华在内的“惠聚南通·美好生活”系列消费促进活动以及各类电商平台直播展销活动,助推老字号强品牌、拓渠道、促消费。

企业内部持续创新,市商务局等部门联动助推发展之外,南通市老字号协会也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我市老字号抱团发展。协会秘书长蒋志萍介绍,前期他们组织多名设计师前往各家企业,希望通过更具国潮范的设计,将老字号产品的包装升级换代,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而在苏通大桥两侧服务区,一家名为“南通铺子”的旗舰店已经装修完毕,近期将正式对外营业。“这家店汇聚了10多家‘南通老字号’,主要以美食类为主,产品价格和其他门店一样。”蒋志萍说,希望借由这一窗口,让更多南通老字号“走出去”,变“流量”为“留量”,打响南通老字号品牌。

本报记者 俞慧娟 见习记者 吕雪琦

2022-12-19 西亭脆饼有了新口味,蓝印花布成了笔记本封面——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0210.html 1 3 老字号在创新中重塑品牌魅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