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玮丽 通讯员徐振宇)破产审判作为企业经营的“诊所”,对市场主体出清、危困企业救治、土地资源盘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法治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20日,崇川法院发布2020年-2022年破产审判工作报告。三年来,该院共受理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390件、审结379件,结案率97.18%,“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数量、效率及成效明显。
近年来,崇川法院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完善管理人考评机制,规范和完善破产审理模式,持续深入推进破产处置工作。因“案”制宜开展破产审判工作,近三年采用签订和解协议、股东提供担保等方式,先后促成18件破产案件达成和解,和解率达14.29%。有效发挥存量盘活功能,三年来累计化解破产债权30亿余元,通过和解、重整妥善安置职工541人,府院联动盘活土地691亩,发放破产专项基金近186万元,充分释放市场资源要素。
在破产审判中,该院因案施策,探索多样化救治方式。
一方面,创新破产重整模式,积极挽救“价值企业”。在南通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中,将该公司优质“壳资源”从资产中剥离,通过竞拍引入重整资金,在不减少清算资产的情况下,保留最具价值的企业资质和品牌,助推该大型房地产企业恢复“造血”能力后“涅槃重生”。该案入选2021年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及南通市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大优秀案件。
另一方面,努力实现破产财产存量盘活。对于已经不具备经营能力的企业及时宣告破产,因“地”制宜清退、因“楼”制宜盘活,通过整体带业主销售法、政府平台企业兜底收购模式,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烂尾楼”打造成便民繁荣“商业街”,让个别农场从“城市污染源”转变为景色优美的生态旅游园,违规分割销售的工业厂房也将成为城市更新计划的全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