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市记忆

历史上如皋几次疫情是怎样结束的

猩红热流行,秋凉自然消失

□程太和

1946年仲夏和秋末季节,如皋县城发生了霍乱大流行。19世纪20年代,霍乱自海外传入中国,流行于沿海通商口岸,并向内地扩散。江苏沿江一带,首当其冲。每次长江流域霍乱大流行,通如地区均受波及。严重流行之年,人命朝不保夕。有的地方曾夸张地流传着“早上我抬人,晚上人抬我,夜里无人抬”之说。1946年仲夏和秋末季节,如皋发生霍乱大流行,起初只见一两例、三四例、五六例,后逐日增多,传染猖獗,死亡率随之攀升,一时弄得棺材铺里忙不迭,如皋育德堂的棺材被抬一空。刚死的人等着做棺材。天气炎热,丧家惶然,无可奈何。面对如此严重的霍乱疫情,如皋医学界临聘徐乃棠、何绍光、贾莅中、陈其华、祝季平、宋永祥等为义务医师,组成如皋时疫施诊所,设于城区西云路巷卢金松宅内。直到秋末降雨,疫势稍杀,患者逐渐稀少而止。

麻风高发,防治结合

如皋西部地区、海安西北部地区历史上是麻风病高发地区。1933年如皋圣教医院附设麻风病诊疗所,主持人是海深德,属美国麻风病救济会、中华麻风病救济会及长老会,1938年因通如地区沦陷而暂停。海深德称该所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麻风病诊疗所。该所解放后曾为如皋县卫生防疫站地址。1957年如皋县于磨头乡设立麻风病防治所,1965年迁何庄乡,1972年迁张黄港江边扩建,改名江滨医院,设皮肤病专科。上世纪60年代以来,如皋县建立健全麻风病三级防治网络,采取线索调查、家属随访、门诊检查、普查普治等一系列综合防治举措,积极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麻风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白喉”露头,旋即制服

1959年秋,通如地区发生“白喉”大流行,事后统计,此次疫情流行,南通地区发病率为每万人47.74人—68.54人。此次疫情,虽然来势较快,但由于治疗与预防并举,措施得力,很快即被控制。白喉的症状分为局限性症状、全身性症状和中毒性症状三种。局限性症状,主要是一些轻度症状,会有咽部轻度疼痛并伴有一侧或双侧扁桃体上有灰白色假膜。全身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发热、全身不适等。中毒性症状,当病情比较严重时,假膜会迅速扩展,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譬如高热、呼吸急促、烦躁、面色苍白、呕吐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小板降低、心律失常等。1959年秋,如皋县白喉流行时,县人民医院指定专门医师,另辟病房收治患者。县政府卫生科还从如城公社、东陈区医院各指派1名医师,前往设在南通县平潮镇的南通白喉隔离治疗站学习10天,学习结束后回原地从事预防治疗工作。如城公社临时建立了白喉隔离治疗站,由宋永祥等医师在县人民医院护理姜静兰等协助下,日夜驻守,专治白喉。用中药加减银翘散或养阴清肺汤给患者内服,以秘制雄黄散吹喉,杀菌去腐,再用青霉素针剂注射以抗菌消毒,防止并发症。先后治疗白喉50余例,无一死亡。70年代后,如皋县对白喉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视,白喉发生率降为万分之一左右。80年代后基本上无病例报告。

1940年,如皋县城发生一种流行病,中医称之为“疫痧”,西医称之为“猩红热”。此病初起时似流感,恶寒发热,体温大都高达39℃左右,有的高达40℃,鼻塞少涕,口渴心烦,舌干口燥,喜饮厌食,眼睑充血。此病被传染者很多,但危重病例很少,除极个别失治者、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外,死亡案例极少。此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常出现轻微的低热、皮疹等症状,一般都不引起重视,照常工作劳动,由此也构成了一种传染源。有的一家人染病,因病情病症相同,用药也就无甚差异。故此产生了一句谚语:合锅子吃药。当时此病流行,正当夏秋亢热之际,中医认为,宜辛凉透托,则“痧”出热退,食欲必复。故嘱病人勿忌食西瓜或饮西瓜汤。这种病状似小儿麻疹,却又有区别:小儿麻疹必须用药托齐,甚至辅以“发物”,使患者的头、面、胸、腹、手、足、四肢等布满“痧”点,而“疫痧”患者则胸、背见红点即可。会不会染上此病同一个人有无免疫能力有着密切关系。西医对猩红热的治疗首先药物是青霉素。1940年秋凉之后,此病就自然消失了。

霍乱猖獗,综合治疗

2022-12-22 猩红热流行,秋凉自然消失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0607.html 1 3 历史上如皋几次疫情是怎样结束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