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平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大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情怀深厚、思想深邃、境界高远、道德高尚、心胸宽广、学养深厚的理想教师形象的新时代呼唤,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的殷切期盼和时代要求。
“大先生”之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怀深厚。“大先生”一定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教育情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爱国主义者。陶行知先生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两位教育家的家国情怀、教育情怀,正是新时代每一位能仁教师学习的楷模。教师没有教育情怀,不可能热爱教育事业,更谈不上热爱学生和学校;没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仅仅把教师岗位当作谋生手段,不可能全身心投入,更不可能追求精益求精。新时代的教师要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那就是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时代新人。
思想深邃。“大先生”一定有深邃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祖国的历史拥有培养公民的取之不竭的力量……”“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教书是为了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为此,教师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思政育人、学科育人。
境界高远。“大先生”一定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苏霍姆林斯基把一生献给了家乡的一所完全农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陶行知把一生献给了旧中国的乡村教育,他们都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站在人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做教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今天,更是为了学生的明天、国家的明天、人类的明天。所以,教育一定要站在儿童立场、国家立场、人类立场,“办对未来负责的教育”,理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教育境界。
道德高尚。“大先生”一定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能为人师表,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他要求老师“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每一位教师要始终牢记,学生“看”着你的一言一行,身教一定重于言传;每一位教师要始终践行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不仅要成为“经师”,更要成为“人师”;每一位教师要始终对标“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心胸宽广。“大先生”一定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学生是尚未长大的人和尚未成熟的人,错误是学生成长的垫脚石。对待学生的错误,要给予更多的宽容、矫正、引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孔子也认为,老师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大自然的美好,正是有形态不一的生物、千奇百怪的景观;教育的美好,也正是有基础不一的学生、千差万别的家庭。教师要谨记“有教无类,无差别关爱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有分层培养每一位学生。”要有宽阔的胸怀,悦纳每一位学生,不以成绩、贫富、出生、性格、品行等贴标签,关心好、培养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出彩,是最大的教育功绩。
学养深厚。“大先生”一定是专业过硬、素养深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发展迅速,新时代教师除了要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外,还必须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等;还必须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人生处世经验,努力涵养“书卷气”,摒除身上的“书呆气”,这是每一位教师践行“学高为师”的基本要求。
(作者系海门区能仁中学教育管理集团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