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千帆竞,踏浪而行卷千澜。这一年,通州湾示范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国家及省、市期望和部署,紧扣“以港立区、以产兴区、以商活区、以绿美区”发展主线和“五园一城一基地”功能布局,继续发扬热血奋斗、激情创业的实干精神,更大格局推进港口建设及江海联动发展、更高质量壮大产业集群集聚优势、更有品质打造南通城市副中心,以一个个活力迸发的“新增长点”支撑通州湾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为全市勇挑大梁贡献更多示范区增量份额。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传递正能量。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带头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组建“青骑兵”理论宣讲队,开展专题宣讲60余场,覆盖党员1.3万人,以中心组学习、专题宣讲会、交流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学习全覆盖。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喜迎二十大”百场宣讲进基层、“喜迎二十大、见证新出海口”学习体验、“喜迎二十大、网聚正能量、闪耀通州湾”网上主题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建好通州湾,服务双循环》被《新华日报》头版“二十大时光”专栏报道。
《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正式获批,通州湾深水大港建设驶入“快车道”
万里长江奔涌入海,南通位于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T”字处,自古以来因水而兴。2022年1月19日,《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顺利获批,这是全省开展新一轮港口规划修编以来,首个获部、省联合批复的港口总规。此次《规划》获批,对我市全面推进优江拓海、江海联动,深入实施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及一批重大涉港项目落地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对通州湾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意义重大。
新规划出炉,绘就新蓝图。2022年以来,通州湾港口建设稳步实施,三港池1#-3#码头工程引堤全线形成施工通道,20万吨级码头改建工程取得通航、岸线批复,小庙洪上延航道一阶段、新出海口一期通道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网仓洪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取得初步设计批复,网仓洪1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网仓洪海洋观测平台、东港池工程取得通航批复,相当A级航区、江海直达特定航线上报国家海事局审批。
重大牵引项目加速集聚,
产业集群全面起势
建重大项目,谋长远发展。2022年11月16日,示范区碳中和产业园首个重大牵引项目——福莱特太阳能装备用超薄超高透面板及背板项目正式开工。项目预计年销售额约80亿元,年纳税约8.7亿元。
示范区始终把项目招引、建设、达产作为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突破年”部署要求,持续开展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累计组织苏州、浙北等地投资恳谈会12场次,百亿级项目华能南通综合能源智慧岛项目落户获批,天海防务、华达高性能薄板、中铁十四局大盾构等一批优质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在建亿元以上项目89个、计划总投资563亿元。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纺织等产业集聚效应彰显,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注重特色定位、功能配套、链式发展,
多维度打造“精致园区”
去年8月11日上午,通州湾·2022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搭建了一个高质量、专业化的沟通交流平台,为我市纺织印染行业集聚发展、做强做优注入新动能。
2022年以来,示范区充分发挥“五园一城一基地”载体优势,牵头制定推进产业园“九个一”特色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纺织业是南通最具识别度和标志性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高端纺织产业园坚持高规格规划引领,着力建设“废水中水回用、污泥焚烧利用、电厂余热供汽”的循环化改造示范园,不到三年时间,从一片荒滩之地发展成为已签约落户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超400亿元的发展热土。三夹沙高端临港装备产业园正发展成为集船舶海工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光伏玻璃等临港产业的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中心,目前已签约落户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431.3亿元。高新综合产业园重点引进智能制造、高档数控机床、专用成套设备、汽车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医疗器械制造、新材料等为主的装备制造类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示范区“专精特新”企业聚集地。目前共签约落户产业项目96个,计划总投资超410亿元。
江苏首艘民企高端海工油气平台在通州湾交付,示范区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2022年7月21日,由南通长风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主导承建、研发的整艘FPU(海上浮式油气生产平台)在通州湾三夹沙港池进行命名并交付,成功实现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甚至以上,刷新了中国民营企业承接高技术、高难度海工装备的新纪录,交付速度、产品性能、成交价格等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
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培育是重中之重。2022年以来,示范区的重点产业发展质态不断提升,19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1家企业入选市高企培育库, 47家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3家上市入围入轨企业,新增1家省级、1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1个,累计有效发明专利141件、增长27%,星汉、博尚被认定为市科技瞪羚企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市率先推出“工业项目租赁厂房一件事”服务
2022年7月,通州湾示范区率先推出工业项目租赁厂房生产经营“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让企业办理手续时限比以往压缩一半以上,帮助企业更好地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是企业应对外部冲击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2022年以来示范区持续打造“万事好通·湾事无忧”营商服务品牌,统筹好老企业和新项目,强化竣工项目督促协调、持续开展培大扶强,常态化开展政企互通座谈会,出台并实施优化营商环境38条、做大做强19条、科技创新30条,86家企业“免申即享”,认定科创项目24个,142家培大扶强及11家销售上台阶企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水平有力提升,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资本、技术、人才持续向通州湾聚集。
通州湾至南通主城区直达快线开通,城市功能配套日趋完善
人民的需求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原动力。2022年6月18日,南通主城区至通州湾正式开通两条直达快线,两地公共交通的通勤时间缩短至1小时左右。通州湾作为南通“一主三副”大城市发展格局中的城市副中心,正在重点建设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基地、滨海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和长三角北翼现代化滨海港城。快线的开通是促进主城与副城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助于提升组团间公交出行效率,进一步方便了市民出行,促进了要素流动,对支撑江海相拥城市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以来,示范区新签约中大体量及城市功能项目21个,新开业各类商业、小门店110家,完成青年湖周边10项招商盘活任务,优创生活广场、洲际假日酒店等优质项目顺利落地。新增“旅游观光专线”与直达快线无缝对接,精心串起10个值得“打卡”的特色景点,让来往游客在观光途中深度体验通州湾的海滨风情和人文特色。
抓实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先进典型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2022年6月29日,示范区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五届“通州湾好人”颁奖典礼,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以群众教育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基层党建工作。
2022年以来,示范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固本强基工程,推进“红网格·通通建”,组建综合网格党支部174个,持续擦亮“湾众一心·服务满格”网格党建工作品牌。分级分批分类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一社村“碧波金塘·富美一社”党建示范点创建初具形象。开展“火热的夏夜、奋斗的港湾”党建带群建促发展系列活动,实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港湾新火”行动,不断开拓基层党建阵地。扎实推进学典型、树新风活动,涌现了全省优秀人民警察高辉、用精湛的医技为人民守护健康防线的杏林仁者陈贤冲等先进典型,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
示范区人大工作联络处揭牌、唱响政协“有事好商量”品牌,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形成
2022年11月16日,通州湾示范区人大工作联络处揭牌成立,示范区结合新时期人大、政协工作特点和区域发展实际,积极探索人大、政协工作实践,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示范区服务治理效能。
2022年以来,示范区党工委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工作,紧紧围绕示范区2022年各项重点工作要求,积极发挥党委政府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回应群众关切、履行各项职责,围绕“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以及示范区“城市功能提升年”相关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代表履职平台提档升级,鼓励代表通过进家驻站、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持续推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提质增效,更好发挥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有序有效参与基层治理。
召开首届主要领导网友见面会,
问需于民走好走实群众路线
2022年11月23日,通州湾示范区举办主要领导网友见面会,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充分听取广大网友对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汇聚多方智慧,抢抓发展机遇,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凝聚形成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
2022年以来,示范区统筹保障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支出需要,扎实走好群众路线,办好民生实事工程,推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高质量配置社会事业功能、完善商业生活服务,通州湾中学四星级高中创建有序推进,通州湾实验初中项目主体工程基础施工,市第一人民医院通州湾分院(通州湾人民医院)建设改造工程加快实施,沿海生态景观带示范段全线贯通,建立并有效运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治理联动指挥体系。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二期工程顺利竣工验收,完成2022年度农厕改造任务,涌现出老兵情怀农场等第一批创业典型,海防村市级乡村振兴联系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沿江农科所建立长期科技帮扶关系,盐碱地稻麦改良品种试种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