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患者激增,通州区120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大厅的电话量日均400余次,较日常增加约3倍。派车量日均达85次,较日常增加约77%。为真切感受急救人员的辛劳,昨日,记者在通州区中医院急救分站进行了实地采访。
上午10点到达通州区中医院急救分站后,记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穿戴好防护服、N95口罩、面罩等,呼吸不畅的不适感顿时袭来。踏上急救车,狭窄的车内空间加上急救车争分夺秒的行车速度,不适感持续加重。“这已经是我们小组今天执行的第七趟出诊任务了。”急救车上,通州区中医院急救分站护士徐艳丽告诉记者。她透露,这趟出诊是城区的交通事故,路程短、病人病情轻,相较于最近多发的呼吸科病人而言,已经好很多了。
到达现场,急救医生施鋆男立即核实伤员信息、评估病情,通过移动终端下医嘱。徐艳丽则根据医嘱对伤员进行初步消毒包扎,并在救护车上对伤员进行初步检查,安抚其情绪。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依托5G车载信息化系统,伤者在救护车上的生命体征数据可以被‘一键传送’到医院,院内医生可以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大大缩短救治伤者的反应时间。”施鋆男一边操作一边介绍,院内的“救护车调度显示屏”此时也同步显示着在外出诊救护车的发车时间、到达现场的时间以及返回医院的时间等。
目前,通州区已建成以区120急救指挥中心信息平台为主,区人民医院急诊与胸痛、创伤、卒中、高危新生儿专科、高危孕产妇专科“五大中心”及相关医疗单位急诊科为支撑的医疗急救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现院前急救信息与各急救分站所属医院间数据互联互通。
院前急救是通往医院的通道,急诊则是医院的大门,更是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为了充实救治力量,通州区中医院进行全院整合,调配主治医师支援急诊,最高峰时急诊护士达40人医生18人。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连续上了多少天班。”通州区急诊科护士陈露边说边忙着给患者上监护、吸氧、查心电图、采集血标本……
“您的症状不严重,还是老毛病造成的,不用住院,在门诊挂两天水回家好好休息,症状就会有明显的改善。”通州区中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吴丽云一边为患者开药,一边安抚其情绪。吴丽云告诉记者,这两天急诊科才稍显轻松,前半个月急诊科每日输液400多人,工作量急剧上升。
冬季本就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叠加疫情因素,导致呼吸内科病房“一床难求”。通州区中医院医务科科长张严锋表示:“为了百姓健康,我们一直在默默坚守,我们将持续协调资源,增设内科病区,缓解患者住院需求。”
本报记者 黄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