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保供 彰显供销力量
春在烟火升腾处,梦在江海奔流间。辞旧迎新时,面对疫情反复、寒潮侵袭的又一次大考,市供销合作总社参股的南通农批中心,以地产菜、客菜双管齐下,日进蔬菜1300吨的义举,倾力守护百万市民元旦菜篮子,彰显供销合作社保供稳价的核心力量。
供销合作总社派驻农批中心副总经理张勇介绍,蔬菜区将进场时间调整为早上6:00,为地产菜入场留出充足时间,细分大菜区、小菜区和小型车辆停放区,便于买家寻找菜品、比质比价。与客菜大户保持密切联系,关注菜品在田储备,市场设大型车辆直发区,确保售卖畅通。为确保菜篮子的储备充足、保供有序,中心统筹谋划,每天及时在工作群发布动态,全面了解员工确诊情况,让“阳康”员工有序返岗。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通城菜篮子稳价保供,岂止元旦?从去年3月底的封控管理,开辟临时交易区,到其后各交易区陆续恢复,在菜篮子保供“疫”线的背后,始终有供销人默默守护。
身处上海菜园子,供销人心系阿拉菜篮子。在沪上求助蔬菜信息下达的第一时间,他们组建专班对接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协调系统涉农经营主体等迅速行动,仅去年4月就支援上海蔬菜、水产、大米等农副产品超2000吨,解决本地滞销农产品超千亩。更为暖心的是,供销认真落实纾困政策,全系统共减免房租725.45万元,市本级减免70.28万元,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尽快“阳康”。
江海大地,战疫情、备春耕、保供给、防滞销、惠民生,保障农资供销力量持续彰显。他们克服疫情、农资价格飞涨等不利因素影响,组织重点农资保供企业,畅通农资供应渠道,牵头市区化肥储备5000吨,有力稳定化肥市场价格。供销合作社参股企业还承担了5个县(市、区)冷链食品疫情常态化防控重任。
科技引领 构建服务体系
“农资综合服务商、乡村振兴主力军”,江苏通联现代农业公司之所以有这样的口碑,靠的是科技服务促进农资销售,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去年11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宗义来南通调研,实地察看通联公司科技服务现场,充分肯定企业积极探索传统农资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勉励企业深耕“三农”,助力农业丰收。
科技创新引导精准种植,解决好“作物如何选”。总经理俞红兵介绍,受化肥农药价格、粮食价格和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农业种植效益经常波动,公司将信息库与农业部门及市场的大数据系统互联互通,为农民量身定制种植方案,消除后顾之忧。服务内容包括:判断市场趋势,帮助农民选择种植品种;精准取样分析,帮助农民定制专用化肥;实施订单种植,帮助农民产前吃下定心丸。目前公司与银河面粉、绿萌食品、稻香米业等企业实施了产销对接。
公司完善仓储、配送、分销及服务功能,采取“个性化定制”精准服务,入田到户打造综合服务链,解决好“收成怎么增”的难题。前年疫情封闭隔离期间,公司在核心区域内农药化肥直送到田,对南通市内其他县市采取物流直达配送至分销商、再送至终端的形式,在不到一个月的春耕备耕时间内共计发送化肥1.3万吨,送出30多万亩小麦化除用药。此外,公司农化技术团队总结防治结合、减少基数的方案,农户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防治次数由10次左右减少到4次以下,实现了大范围内农作物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的目标。公司拥有专业的农技服务团队,还建成了面积1000平方米的通联科技超市,对500多个种田大户、共计20多万亩种植面积实施了一对一的全程跟踪技术服务。
超前谋划实施产业延伸,解决好“农产品往哪销”。农产品价低卖难一直是农民的一块心病。公司以粮食收储烘干为切入点,投资新建大米加工设备,创建“金通联”大米品牌,建立由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与通州银河面粉厂扩大合作,根据生产需求推广种植高筋小麦,采取三方确认田块-农户出售-通联收购烘干-银河验收入库的高效收购流程,探索开展了“田间销售”模式。单季可收、烘、售小麦5000余亩,达2500余吨。建立粮食烘干服务中心、实施农产品近购远销、规划产业衔接,通联联农,振兴道路越走越宽。
科技引领、综合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社有企业的转型发展方向。系统农资企业聚焦主责主业,稳步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积极使用先进技术装备,开展农资供应、农技集成、农机作业、线上线下融合等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切实做到为农、务农、姓农。
做强项目 发展县域流通
一口新鲜,关系市民幸福感、农民钱袋子。1月2日,海门区悦来供销合作社农副产品冷库改建项目已完工。“新建冷库1616.96立方米,年保鲜农副产品5000吨,周边农户约1000亩基地的四青作物保鲜不成问题。”负责人介绍,“该冷库产品辐射苏中、苏北及上海等地,帮助解决农村劳动力10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2000余户,增收950万元,有效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蔬菜烂地里、农民泪汪汪,市民吃不上已成历史。”
农产品市场,是流通体系的重要一环。启东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由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公司与南通市供销合作总社联合投资兴建,注册资本金2.5亿元,占地1000亩,总投资32亿元。目前市场一期102亩已建成,覆盖水果、蔬菜等业态,成为启东最大的农产品一站式采购交易中心。中心通过中国农批,独家代理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等进口水果,拓展了法国、澳大利亚猪、牛、羊肉等高端冻品肉类进口自营业务,极大丰富启东和上海市民餐桌。
县域流通,冷链仓储是短板。2022年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9.51%,江苏皋德食材有限公司岁末捧出这样一份飘红的成绩单。公司一期投资建设的冷链仓储项目,拥有冷库容量约18000吨,包括冷藏库、变温库和水果库。通过全程监控冷链物流,整合冷链农产品供应链的方式,为冷链物流需求方提供高效完善的冷链配供服务,目标打造一个农产品收购冷冻、冷藏、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冷链供应链。
总经理马亚梅介绍,公司入围“中洋渔天下”的一键代发的仓配业务圈,与中通冷链如皋、海安、如东区域的运营商达成战略合作,与江南大学达成了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引进连锁品牌“和府捞面”的生产车间和“佬乡食品”的肉制品车间,“福味”的卤菜生产车间,“奇旺”生态食品等,帮助企业打造品牌、线上销售。公司还以8家食品加工企业的冷链做服务主导,把“东辽黑猪肉”“中皋生鲜蔬菜”等品牌打出去。
以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县域为枢纽、乡镇为重点、村级为终端,打造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的目标。各地供销合作社持续发力,海门区供销合作总社盘活多处乡镇闲置资产,打造农产品冷链物流、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等为农服务新阵地;如东县供销合作总社承担“如意东方”区域品牌运营与推广,在南京开设“如意东方”如东馆;启东市供销合作总社与国有企业合作,参股成立涉农企业,打开了新局面。去年7月,全省供销系统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推进会在如皋召开,省供销总社党组成员、副主任卓炜观摩了江苏皋德食材有限公司、如皋家家乐超市配送中心等现场,点赞县域流通体系建设的“南通实践”。
绿色农资 助力美丽乡村
新年伊始,启东吕四港家庭农场场主高唯忠盘点成绩:“种植了830亩小麦、黄豆,通过零差率配送,全年节省成本66400元,回收的废弃包装物,又增加额外收入3892元,推进绿色农资,治理白色污染,太值得了!”
1月4日,在位于南阳镇的市农药零差价配送中心,工作人员正着手准备今年农药招标采购工作。农药种类的选择主要面向哪些农作物?根据实际需求、综合农户信息反馈,中心工作人员悉心盘点、多番比较,反复推敲确定要申报的采购名单。
统一采购农药产品,从源头把好农药质量关,让农户享受到了低于正常出厂价的中标价。“比如农户经常购买的草甘膦除草剂,以前一公斤的零售价大概在18~20元之间,现在则只有11元”,启东禾盛农资(连锁)有限公司负责人季正海说。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物资,既牵着农业效益,又连着农村环境,更关乎农民收入。启东粮食播种面积4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52万亩,全市各类农药年总销售额5000万元,每年农药施用量超百吨。管好“药瓶子”,就牵住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美化农村生态环境的“牛鼻子”。
启东试点先行,各地齐头并进。站在贯彻落实二十大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服务乡村振兴大局的高度,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药零差率配供与废旧包装物回收并举,全面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据统计,去年全市绿色农药集中配供服务面积超256万亩,全年销售化肥38万吨,农药5000吨,系统农资销售市场占有率达到60%。废旧农药包装物与废旧农膜回收涉农县(市、区)全覆盖,全年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5000万件、废旧农膜7000吨左右,回收率达到90%。
统一采购、配供、回收,形成闭环工作链。如皋去年农药零差价集中配送销售额1035.23万元,有力扩大统防统治面积。建成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438个、农药包装废弃物临时归置点4个,如皋市新星供销有限公司分片区进行集中回收,经检查验收后,解交给南通润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为保证实施主体的正常运转,对零差率农药销售实行财政补贴。
数字供销 赋能产业发展
积极“触网”,融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态势,聚合系统资源,嫁接成熟业态,引流热点关注,实现经济模式更新迭代,南通数字供销走下蓝图,实现线上新业态和线下网点、平台等实体的同步壮大。
4日晨,位于港东路的启东新城农业公司,工作人员对新鲜蔬菜检测后,蔬菜随即被分拣装车,13台冷链物流车将其配送各小区“云柜”。去年,该市供销合作总社牵头,建成启东农副产品电商交易中心,平台在线下单、接单配送,通过社区团购网络和智能保鲜云柜、生鲜配送点、农改超等,实现产地追溯、质量控制、产销对接等综合服务功能。
在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点开物联网监控平台,启东多个农场基地一目了然,直接观看到田间地头农作物生长情况。该平台对产品全程溯源,用户可实时查看基地环境、作物种植全程、产品检测报告等,获取农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保障产品的安全可靠。目前,启东500家农场基地完成信息录入、11家完成视频对接。市民手机点开“优菜鲜配”App或者微信平台,商品一目了然。电子商城中,覆盖了从新鲜蔬菜、蛋类、海鲜水产到速冻食品、休闲食品等15个大类,每天产品多达数百个品种。
突破一县一域、一家一店思维定式,实现各级供销社纵向合作、各地经营主体横向联合,引入优质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区域外名优农产品丰富产品线,引流跨界服务商共享数字流量。
1月11日,如皋市搬经镇中皋公司冷藏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将速冻莲藕打包、装车,这些产品很快就会漂洋过海,约10天后出现在日本食客的餐桌上。“日本客户对莲藕品质、色泽、口感要求极高,规定每一片莲藕直径为4—5厘米,厚度为0.8—1厘米,颜色必须为白色。”厦门恒南贸易有限公司品质管理员张恒吃住都在如皋厂区,进行质量把控。
作为如皋市供销合作总社参股企业,中皋供应链公司致力农产品供应链迭代升级。“黑塌菜从采摘到速冻,几小时内身价就翻了好几倍。”公司副总经理王加生说。如皋成功研发冷冻黑塌菜技术,在零下18℃条件下让黑塌菜保存24个月,当季时鲜变成四季美味。供应链有限公司还将农作物加工品类扩大到油菜花、西蓝花、玉米、蚕豆、甜豌豆、毛豆、莲藕等,去年出口速冻蔬菜1500吨。去年8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财会部副部长丛山一行调研如皋,对中皋农产品供应链公司予以高度赞扬。
提质扩面 夯实组织基础
海门三阳供销合作社鲜行收花部变样了!1月,走进南通首个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六大服务中心”装潢一新。负责人介绍,三阳供销社与鲜行村村委会投入220万元盘活存量资产,规划设计致富工场加工、活动休闲、农产品展示、党建联盟便民服务、科技超市服务、生产资料供应“六中心”。
作为海门港南安置小区配套,润合农贸市场变样了!经海门区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锁金农贸公司、海门区德佳农贸联合改造,3层、1.56万平方米大楼,果区、水产区和蔬菜区等多个功能区划明确,菜品齐全。食品检测室、监控室、消控室、管理办公室、保洁室等一应俱全,整体配置自动扶梯、电动货梯、高清监控、LED显示屏等,成为供销服务居民的新窗口。
以培育壮大工程为契机,市供销合作总社持续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深耕服务三农“主阵地”,稳步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继如东洋甜供销社后,日前,市、县、村三级联合投资6000多平方米的如东闸西供销社综合服务大楼主体工程已封顶,进入外部装潢阶段。
“感谢南通市、如东县两级供销合作社的大力支持,把基层社建在村上,把服务延伸到老百姓身边。”如东洋口镇闸西村党总支书记陈小亮感慨地说,“这里原来是洋口镇影剧院旧址,镇政府搬走后,荒废了10多年,镇上、村里想开发生活超市、农资配送和餐饮便民中心,满足附近近万农民需要。去年如东县供销合作总社在隔壁建立了村级供销社,取得效益,我们看到了希望。”项目运营后,年为闸西村提供80多个就业岗位,增收60多万元。
启东南阳、海门包场、如东洋甜等基层社全面发力,夯实为农服务基础,打通“最后一公里”。2019年南通市、如东县两级供销合作社联合如东洋口镇甜港村投资组建的洋甜供销社不断拓宽服务内容,牵头组建了众惠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引入4架植保无人机,去年托管服务近2万亩土地,生产订单粮食1000多吨。同时创办了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日产鸡蛋14吨,每天处理鸡粪8吨,去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时任甜港村支部书记王彬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农村工作难做,说话没人听;现在有了村级供销社,嵌入了服务内容,工作得心应手了,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又密切了干群关系。”
组织强健 续写发展新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十六字贯彻到振兴供销合作事业当中来,落实到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当中来。市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形成共识:站在新时代继续出发的历史节点,唯有赓续“扁担”“背篓”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推进改革创新,方能实现南通供销合作事业逆势上扬的凤凰涅槃。
以组织强健踩准时代节拍,着眼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保值增值,规范企业发展。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制定出台外派董事监事规定、社有企业监管办法、直属企业综合绩效考核等制度,不断完善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工作机制,构建了“联合社理事会-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农发公司-出资企业”四级管理体制,社企关系得到进一步理顺,本级社有资产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规范。指导推进社有企业完成章程修订,明确了党组织在法人治理中的法定地位。
坚持高严标准,推进从严治社。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打造党建品牌,将“金色链条促振兴”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列入重点工程,培育通联农业、洋甜供销社等基层典型,在产业链、服务链各环节开展特色党建主题实践活动,构建富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金色链条”。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市供销合作总社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党建与改革发展工作融合发展。制定与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项目、资金、人事等多个环节扎紧制度的笼子,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探索融合式党建模式,联手如东县供销合作总社、如东甜港村党支部等7家单位组建党建联盟,开展跨区域党建共建,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供销社的经营服务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