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学与思

让人才成就事业

□邹煜超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史记》记载,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的得失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如此知人善任,得天下当然是势所必然。

要树立“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的人才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推进事业、谋划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早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果敢推出“人才九条”,面向全国招贤纳士,为正定发展破局开路。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古人云“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在新征程上,应对激烈比拼、破解各类难题、开创发展新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迫切渴求人才。事实证明,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往往能够催生一个领域、壮大一个产业。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真正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让更多千里马在新时代竞相奔腾。聚焦优势产业集群和“卡脖子”领域,大力引进战略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构筑起相关行业领域的“人才高峰”,将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以人才优势争创发展胜势。

要健全“英雄有用武之地”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彻底拆除有形无形的“栅栏”、院内院外的“围墙”,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勇于打破利益藩篱,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让听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授权不是当“甩手掌柜”,放权不放监管,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不能用管干部的办法管人才。构建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给予人才“十年磨一剑”的时间和机会;推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原先只能用来打酱油的钱,也可以用来买醋”。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行“揭榜挂帅”和“赛马制”,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针对青年人才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道路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问题,切实开展“减负行动”,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不要让“一千个10分钟任务”成为压垮青年科技人才的“最后一根稻草”。坚决扭转人才评价中“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不良倾向,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通过“问东家、问专家、问大家”,对人才进行分类多元主体评价。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回报”。

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发展环境直接决定人才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人才的竞争就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要放下身段、放低姿态,用“家人式”呵护、“保姆式”照顾、“导师式”帮带,为人才提供靶向、精准、个性化服务,帮助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急难愁盼”。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人才不是花瓶,不是用来观赏的;人才不是古董,不是放置愈久愈值钱。对人才来说,他们最担心“英雄无用武之地”,最在意的是成长舞台、登高阶梯、施展空间。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说,金钱固然重要,但也要相信人内心深处有比金钱更高的目标与追求,愿景、使命感、成就感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拿出“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的气魄,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让他们在最合适的岗位发挥最大价值,成为做大产业、做优行业、做好事业的中坚力量。选树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典型,进行广泛宣传表彰,给他们“披红戴花”,请他们“站C位”,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如皋市委组织部)

2023-02-0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4469.html 1 3 让人才成就事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