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时分,地下十余米。
头戴安全帽,身穿荧光衣,记者跟随作业工班,行进在南通地铁1号线隧道轨行区。
年轻团队打怪升级
时间往回倒4个小时。2月4日晚8点,正月十四的盈凸月挂在东方,记者赶到南通轨道交通平东车辆段,今晚将跟随轨道公司运营分公司维修中心工务车间的轨道综合工班,去体验深夜地铁1号线那不为人知的一面。
轨道技术管理工程师丁俊伟和轨道综合工班的7个小伙伴已开始班前会,正全员复诵班组口号:精细生产,追求质量,注意安全。
轨道综合工班成立于2022年3月,现有员工8人,除安全员李柯男春节坚守、节后探亲休假外,其余7人全部到岗。工班辖区范围为平东车辆段、小海停车场、正线平潮站至振兴路站,含1个车辆段、1个停车场、28个站及区间等区域轨道设备设施。
班前会由工长缪行建主持,从班前安全预想会,到施工交底、人员分工,再到每日抽问、每日一学、月度考试,一整套流程,一丝不苟。然后是上一班作业的数据分析、台账整理、仪器调试保养。
工程师丁俊伟今年34岁,工长缪行建31岁,两人都是南通人,曾分别在苏州轨交、无锡轨交工作过,南通开建地铁后,他们也回到了家乡。其他人则来自湖南、陕西、安徽、四川等地,清一色的二十五六岁,多是轨道工程专业订单班的毕业生。“全国跟铁道打交道的学生,都被称作铁科学子,我们也是。”来自长沙、长得有点小帅的彭杰说道。今年春节,他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了南通。“除夕,公司还搞了一场春晚,董事长也来了,有各种节目、互动、抽奖、跟亲人视频连线,还吃了年夜饭。”当然,这场“春晚”举行的时候,1号线还在营运,仍有不少同事坚守在线路上。
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张大大的工班“成员段位升级榜”。丁俊伟说:“我们用年轻人喜欢的打怪升级模式来推进工班内部业务竞赛。全年中,参与轨道静态检测10次就可在‘静态大师’项目获得一颗星,月度发现轨道问题5次的可在‘火眼金睛’项目中获得一颗星,一共13个项目,累计起来,就能评出月度之星、年度之星,年轻人都不甘落后。”
静态轨检两遇工友
“2台轨检仪、2台电脑、2把轨距尺、2个背包、2个弦线、2把钢直尺、1把卷尺。齐了,出发。”
晚10:30已过,晚10点开行的末班地铁已进入最后的运行,即将驶回平东车辆段或小海停车场。我们也清点设备,乘坐工程车前往作业点。当天工班的任务是线路静态轨检、涂油器维护保养,施工性质为一般施工,城港站下,友谊桥站上,涉6站7公里。
晚11:30,下到城港站站台,在指定摄像头下,大家与设备一字排开,拍下一张施工进场照。这照片,既是一种考勤,也是为了前后对照,不在作业现场遗留任何一件物品。
静态轨检,就是步行在地铁轨道上推行轨检仪,轨检仪上的电脑将每半米记录一次数据,整理后即得出轨道轨距、水平、高低、轨向、正矢、三角坑等各种数据。一个班次将测得2.8万个数据,平均会有150个“数据异常”,后续将对数据复检并据此进行整改。这样的静态轨检,一个月覆盖全线一次。全年要累计处理数据200多万项,推行约1020公里,相当于通行苏通大桥31趟。
推着轨检仪,上下行兵分两路。记者跟随丁工、缪工,走在上行隧道。
亮着黄色区间灯的隧道仍有些幽暗,如果没有手上强光电筒的照射,脚下的路还是有些分辨不清,踩着间隔60厘米的轨枕,一步步走着,小心避开各种突出的部件。到了半径小于500米的S弯驶入区,还要停下来进行涂油器维护保养。就这样,走走停停看看测测,不经意间,出汗了。
将近曙光站,前方隧道灯光闪烁,我们遇到了“钢轨焊缝探伤五人组”,作业的是和轨道综合工班平行的探伤工班。钢轨使用一段时间,难免会有一些内外损伤,探伤工班就像B超医生,使用超声波仪器看波型测定钢轨伤情。这当中,又分母材探伤和焊缝探伤。铁轨上每隔25米有一条焊缝,今夜“五人组”的任务是为64条焊缝体检,需要不断地弯腰、深蹲。全年这项工作,累计需约弯腰3.3万次、深蹲6万分钟,够坐着Z164网红火车去西藏旅行20次了。
快到孩儿巷站时,我们又与“人工巡道二人组”迎面相遇。人工巡道一周两次全覆盖。当晚,正是人工巡道日。1号线正线被分成6段,每段上下行各2人,全线人工巡道24名巡检员一夜完成。他们的关照对象包括全线13.4万根轨枕、53.76万个扣件,还有各种线路及状况。据测算,所有人工巡道全年累计步行约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圈半。
克服枯燥追求极致
两遇工友只是插曲,在大多数时间,还是我们这支小分队在一眼望不到头的隧道里独自前进。隧道里的地形也时有变化,洞口一会儿方,一会儿圆,一会儿宽,一会儿窄,轨面也时不时有一定的倾斜,让人深深感叹1号线真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前行中,丁俊伟在一旁轻轻说道:“这样的工作平时不显山不露水,还有点枯燥乏味,但又是一项要求做到极致的工作。可能今天没事,明天也没事,但哪天出了事,就是大事。它需要我们不间断地运转,而且是脚踏实地。”
气氛突然有点凝重,隔了一会儿,丁俊伟像是找到一个开心的话题:“现在公司也注重推进智能运维,车间也在全力打造数字化班组。廓形波磨检测仪、双轨探伤车已投入使用,高速巡检系统也开始试用,作为人工巡道、探伤等的补充,但还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仔细仔细再仔细。”
接近5日凌晨3点,我们抵达此次作业的终点友谊桥站,最里层的衣服已经湿透。两队会合,年轻人相互打着招呼,“出汗了?”“谁不是呢。”上到站台,记者接过递来的瓶装水,一饮而尽。
大家又来到指定的摄像头前,和设备一起一字排开,“咔嚓”,一张施工出清照。翻看照片效果后,丁俊伟笑着说:“今天我们工班齐了。”
这个梗,记者是能猜出的。工班当天缺席的那位,在工班合照里可以看到,身形和记者有几分相像。
走出地铁友谊桥站,月亮已奔到天穹的西边,与工友们挥手告别,而他们还将返回平东车辆段。再过一个多小时,确认地铁线路安全的空载轧道车就要出发了。
在这样的深夜与凌晨,在地铁1号线,忙碌着的,除了线路巡检工、钢轨探伤工,还有地铁车辆保养工、设备维修工、房建结构工以及车站值守人员,等等。整个城市还在沉睡,而在城市的地下,在这条地下长龙,一直有人不眠不休。
这是记者难忘的不眠之夜,却是南通地铁的寻常一夜。
本报记者 张晓丰 黄梦倩 张姮